【篇一】 例題:三(1)班學生去公園劃船,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少一條船;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多出4條船。公園里有多少條船?三(1)班有多少學生?
為了幫助理解,我們可以將題目中的條件進行轉化。
將條件“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少一條船”轉化為:“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多出4人”;再將條件“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多出4條船”轉化為:“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差6×4=24人”。
這樣兩種分配方法就相差了24+4=28人,這是因為每條船多坐了6-4=2人。根據這一關系,可求出船的條數:28÷2=14條,學生人數:4×(14+1)=60人。
練習題:
1、學校給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間住8人,則少2間房;如果每間住10人,則多出2間房。共有幾間房?新生有多少人?
2、同學們去劃船,如果每條船坐5人,則少2條船;如果每船坐7人,則多出2條船。共有幾條船?有多少個同學?
3、小明從家到學校,如果每分鐘走40米,則要遲到2分鐘;如果每分鐘走50米,則早到4分鐘。小明家到學校有多遠?
【篇二】
思路導航: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我們可知:
第一種分法:每人分5個,多10個;
第二種分法:每人分6個,少2個。
這說明全家人數為:10+2=12人,也就是說:
不足的個數+多余的個數=全家的人數
這籃梨的個數是:5×12+10=70個;
練習題:
1、幼兒園阿姨把一袋糖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10粒糖,則多了8粒糖;如果每人分11粒糖,則少了16粒糖。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這袋糖有多少粒?
2、有一根繩子繞樹4圈,余2米;如果繞樹5圈,則差6米。樹周長是多少米?繩子長多少米?
3、一些同學去劃船,如果每條船坐5人,則多出3個位置;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有3個人沒有位置。一共有多少條船?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篇三】
思路導航: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我們可知:
第一種分法:每班分8個,多2個;
第二種分法:每班分10個,少12個。
從上面的條件中,我們可看出:第二種分法比第一種分法每班多分10-8=2個,所以,所需的玩具總個數從多2個變成了少12個,也就是說在多2個的基礎上再加12個,才能保證每班分10個;第二種分法所需的玩具個數比第一種多12+2=14個,那是因為每班多分了2個。根據這一對應關系,即可求出班級的個數為:14÷2=7個,玩具的總個數為8×7+2=58個。
練習題:
1、小明帶了一些錢去買蘋果,如果買3千克,則多出2元;如果買6千克,則少了4元。蘋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帶了多少錢?
2、一個小組去山坡植樹,如果每人栽4棵,還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則缺4棵。這個小組有幾人?一共有多少棵樹苗?
3、一組學生去搬書,如果每人搬2本,還剩下12本;如果每人搬3本,還剩下6本。這組學生有幾人?這批書有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