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C2、B3、C4、D5、A6、D7、C8、D9、C10、A11、C12、A
二、13、(1)父親王福疇因為這事情被貶為(1分)交趾縣令(1分)
(2)所以,遠(yuǎn)方的人不肯歸附,就發(fā)揚(yáng)文治教化讓他們來(前后句各1分)。
14、(1)居安思危,戒奢以儉(2)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3)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4)不盡長江滾滾來(5)千呼萬喚始出來(6)相逢何必曾相識(7)莊生曉夢迷蝴蝶(8)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9)響窮彭蠡之濱(1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15、(1)深長曲折;(2分)(2)優(yōu)嫻貞靜。(2分)
16、①進(jìn)一步表現(xiàn)小巷“無比的悠閑”;(2分)②渲染“一片澄明如水的氣氛”(2分)
17、(4分)①第二段“無人”是為了表現(xiàn)小巷的“幽靜”、“悄悄的、寂寂的”;(2分)②第四段“有人”說明巷里沒有“街上那種貪婪的睨視,惡意的斜覷”,姑娘的出現(xiàn)更顯示出小巷的安全感、溫馨感和人情味。(2分)
18、(4分)B、D(第三段中描寫的巷的景象并不是別開生面的另一種。文章中表達(dá)作者對社會世俗的不滿,沒有涉及到社會的不平等。)
一、1、C2、B3、A4、B二、5、D6、B7、D三、8、C9、C
10、(1)答案一:“薄薄輕輕”和“重重疊疊”這兩個疊詞用得妙!氨”≥p輕”寫出了霧的虛無縹緲,“重重疊疊”寫出了山的連綿不斷,這兩個疊詞寫出了山間清秋黎明特有的朦朧美。(答出兩個疊詞給2分,分析恰當(dāng)給2分,意思對即可)
答案二:“沖”和“放”用得妙。詩人跨馬在輕霧中穿行,恍若沖開輕紗似的幃幔,連綿不斷的青山從輕霧中一座接一座地閃出,寫出了詩人坐在馬背上看山中霧、霧中山的獨(dú)有情趣。(答出兩個動詞給2分,分析恰當(dāng)給2分,意思對即可)
答案三:“沖”和“放”用得妙!皼_”,使流動的霧化動態(tài)為靜態(tài);“放”,使靜止的山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兩者相生相映,構(gòu)成一幅撲朔迷離、奇趣橫生的畫面。
(答出兩個動詞給2分,分析恰當(dāng)給2分,意思對即可)
(2)碧穗般的炊煙從樹頂垂直升起,綠綢般的溪水從小橋下彎彎流過,林間的百鳥迎著詩人歡呼歌唱,詩人描繪了一幅秀美的山村畫面,表達(dá)了詩人(在繁忙的公務(wù)之余到郊野散步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答出具體的畫面給2分,答出“輕松愉快”給2分,意思對即可)
11、(1)孫犁荷花淀
(2)滅六國者六國也族秦者秦也
(3)陶淵明云無心以出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