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眼神從白底黑字上滑過,從篇頭到章尾,震撼感自然不必多說,心中萬千情緒油然而生。
《畫師》講述了畫師宋傳俠傳奇的一生,他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畢生借鑒。
于我眼中,他的心靈是干凈的,不受一點金錢與名利的沾染。當(dāng)商販想要出高價讓他偽造鄭板橋的真跡,他堅定的一句“我豈能為了銅臭欺世蓋名!敝敝钡脑业轿倚目怖铮褪沁@么一個心思單純的人,不愿為幾分名利出賣了心里最圣潔的花朵。
那么,如果當(dāng)今社會的那些“蒼蠅老虎”們能夠擁有這么一份單純,哪怕只有一點就好,我們的國家便可以變得更加富強。
于我眼中,他的愛國情懷是無比熾熱的,融入到他的骨血之中。私交甚好的竹山先生想求一副題有“墨竹兄弟”的字畫,傳俠先生思考之后便題了“黑竹”二字。不讓大唐之“土”饋贈給異國之人。這是多么細(xì)小的愛國之情呀,傳俠先生是對祖國懷有多么深的愛才可以將這種情懷深入生活的點滴角落中。
艾青的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中滿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笔堑脑忈尅
于我眼中,他心思慎密,足智多謀,又透著一種保家衛(wèi)國的決絕與堅定。當(dāng)三九年的秋天,日本鬼子將家鄉(xiāng)折騰得滿目瘡痍后,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感在傳俠先生心中破土而出。當(dāng)宮本請求他制作壽禮時,他知道,機會來了。
一切的強顏歡笑,奴顏婢膝,都是為了壽禮能像利劍般直插裕仁心窩?梢韵胂,當(dāng)他用蘸滿米湯的筆寫下“天皇萬歲”四字是多么的勉強與憤恨,當(dāng)他一次又一次對宮本笑臉相迎時是有多么的言不由衷?芍灰蚰欠荼<倚l(wèi)國的決心,一切痛苦都可以忍,他深知完成這件事的代價可能危及生命,但他沒有踟躕不前,只為刻下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還我河山”!
于我心中,與其說傳俠先生是一名畫家,不如說他是一位偉人,斗龍畫師名不虛傳。他的一切崇高震撼著我,洗滌著我,讓我不再畏懼前途艱險。這才是真正的畫師,人類靈魂的畫師!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一代大家,萬古流芳!
謝謝你,傳俠先生,你的崇高,我要用一生去實踐。
【篇二】
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好友,帶領(lǐng)著你在知識與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在今年暑假剛開始,我就迎來了一位新的“好友”,它的名字叫《2055年》。
這本書講述了十二歲男孩徐若宣在一次旅行中遭遇雪崩后被活埋,在四十七年后的一天,他被一名醫(yī)生從冰塊里解凍后醒來,發(fā)現(xiàn)世界已變成了自己不認(rèn)識的模樣——人們不穿衣服只噴護霜,出行乘坐高科技交通工具飛天球,高空滑道,鳥類和昆蟲在連續(xù)兩年中全部滅絕……最可怕的是徐若宣自己成了黑心醫(yī)院靈魂轉(zhuǎn)移手術(shù)的對象,不法醫(yī)生正準(zhǔn)備將其他人的靈魂轉(zhuǎn)移到他的身體里從中牟利。徐若宣發(fā)現(xiàn)了真相,鼓起勇氣與他的同伴——一個叫寶貝的小女孩一起逃出醫(yī)院,踏上了尋找自己父母的艱險里程。
在書中時不時就會提到2055年的科技設(shè)備,交通工具十分環(huán)保也很便捷,有用空氣做動力的,有用太陽能做動力的,還有用各種風(fēng)能做動力的……在2055年,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記得有一次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北京旅游,剛走出火車站我立馬被驚呆了:首都北京的車輛甚至比來往穿行的行人還多,到處都是嘈雜的喇叭聲,震耳欲聾。我們旅行的第一站是前往軍事博物館,聽導(dǎo)游收博物館內(nèi)搜羅了各種坦克、飛機和武器等等。那天由于館內(nèi)在重新裝修,所以展品都被搬到了外面,雖然烈日當(dāng)空,但還是擋不住我參觀的激動心情。
“哇,太酷了!”剛到廣場我就大聲尖叫起來,手舞足蹈。只見廣場上羅列著大大小小的坦克數(shù)十輛,有從美軍手中繳獲的,有從國民黨手中劫獲的,還有中國共產(chǎn)黨自制的……有的炮管又大又長,有的個頭雖小但用處極大,有的炮口很多,威力也不可小視……看得我直呼妙。之后我們又去參觀了飛機、戰(zhàn)斗機、汽車,個個都充滿科學(xué)原理,個個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
軍事博物館一行讓我大開眼界,可這跟書中的高科技相比還相差甚遠(yuǎn),但只要像習(xí)爺爺說的“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倍业闹袊鴫艟褪敲褡蹇萍简v飛的夢。
【篇三】
朋友們,你們聽說過《吶喊》嗎?看過《吶喊》嗎?了解《吶喊》嗎?《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他把在1918年至1922年間寫成的十四篇小說寫成書,命名《吶喊》。全書都是揭示就社會給人們帶來的疾苦,批判舊社會的黑暗,表現(xiàn)了作者對新生活的渴望吶喊為新文化運動吶喊!
魯迅是現(xiàn)代文學(xué)語言大師,他的文學(xué)語言純凈、簡潔、生動,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讀一讀這本書,你會感覺仿佛身臨其境,進一步體會小說的中心,感受讀者的心境,魯迅先生用獨特的手筆,勾勒出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催人淚下,發(fā)人深省,鬼讀者多方面的藝術(shù)享受,令人常讀常新。其中我喜歡的幾篇小說里面的人物是孔乙己和閏土。
孔乙己是一個清末一個下層知識分子,他熱衷科舉,一心想考個功名,可惜他耗盡了年華,最終卻淪為乞丐,可依然想讀書人那樣傲氣,為了生存,他不得已而為之,偷了東西還被人打斷了腿,還對別人說他的腿是得斷的。他最喜歡吃的東西是熱就和茴香豆,還喜歡逗孩子們玩兒。最后卻落了個默默死去的下場,但遺憾的是他至死還不明白自己終生窮困的原因,表現(xiàn)了作者對迫害他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閏土是《故鄉(xiāng)》中的典型人物之一,二十年前的閏土是一個率真活潑、無憂無慮、勇敢淳樸的男孩,他相貌不凡,手腳靈活,說話干脆利落,是魯迅兒時的好友。和別的小孩子一起玩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月夜看瓜……可是二十年后的他又變成了什么樣子呢?貧窮、衰老、麻木纏繞著他死死不放,迫使他變成了一個“木頭人”。但閏土依舊不變的就是他善良忠誠、勤勞樸實的性格。
書中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描寫一個迫害狂癥患者的心理活動,主人公由于受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從而產(chǎn)生了狂人對社會的恐懼心理,他認(rèn)為這是個吃人的社會,而他也會被吃掉。最終發(fā)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本小說揭露了封建禮教在仁義道德掩蓋下的“吃人”的本質(zhì),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
《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的代表作,窮苦農(nóng)民阿Q一無所有,靠給人家做做苦工掙點小錢為生,卻處處受到危機和欺凌,無奈之下,他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艱難度日,他向往革命,最后慘死在法場上。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在封建制度的壓迫和腐朽的傳統(tǒng)思想的毒害下造成的人性的扭曲,揭示了舊民主革命脫離群眾的不徹底性。
當(dāng)然,還不止這些,在后面,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章,比如《明天》、《白光》等等,體會作者的用意,意味無窮,給人以無限遐想。
讀一讀《吶喊》,了解了解魯迅,體會體會文章,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吶喊》,值得你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