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課的識字內容主要是看圖識字。
教材呈現(xiàn)了兩幅圖畫:第一幅是生活場景圖。圖上畫著三個小朋友賞花的情景,對應的是5個表示人體部位名稱的詞“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劇表演場景圖,呈現(xiàn)的是兩個京劇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標準動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钡膬删渌渍Z的學習。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初步學會借助圖畫來認識漢字、理解字義,還能學會生活中規(guī)范的禮儀動作,養(yǎng)成良好的坐立行臥的生活習慣。
二、學情分析
這一課的識字與兒童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課文的學習遵循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學習規(guī)律,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圖出發(f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身上的身體部位名稱詞。再從生活中的俗語學習,引導他們學習規(guī)范的生活習慣。
簡單明了的圖畫,有助于學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體部位的名稱以及表示的意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說身體各部分的名稱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雙音節(jié)詞語來表達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單個的字來表達的,如“口、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注意兩者之間的轉化過程。
三、教學目標
1.看圖對照,認識“口、耳”等7個生字。
2.會寫“口、目”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規(guī)范。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圖畫認讀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目”容易與音近字“木”混淆,教師要重視“目”字義的理解,嘗試在不同語境中運用理解。“坐”是一個動詞,在生活中學生容易與“座”混淆。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做動作、看圖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五、課時
2課時
六、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本課7個生字的字卡。
2.有關“口耳目手足”的圖片。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學過的生字: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指名讀——開火車帶讀)
2.復習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金木水火土》。
(男女生對背──全班齊背)
3.下面的句子,你會讀嗎?試試看,把學過的字讀準確。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
4.談話:今天我們繼續(xù)要來學習新的生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字,都藏在圖畫當中,我們要仔細看圖。
(二)觀察圖畫,集中識字
1.(出示:課文中的插圖。給插圖中的三個小朋友,分別取名叫小美、小麗、小剛)小眼睛仔細看圖,想一想小美、小麗、小剛在干什么?
2.學生反饋。(學生反饋時,教師要注意聆聽,及時糾正讀音錯誤的字。)
3.根據(jù)圖畫,教師講故事,隨機出示要學習的生字。
花兒開了
校園里的花兒開了,有紅的,有黃的,好多的小蝴蝶紛紛來花上跳舞。小美和小麗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開心地數(shù)著(出示:口):“一朵,兩朵,三朵……”這時,小剛聽到小美數(shù)花的聲音(出示:耳),也跑來了。他的眼睛盯著每一朵花,(出示:目)說:“我們種的花終于開了,太好了!”
、偕厦娴5個生字,你認識哪一個字?請你自由地讀一讀。
、谥该x──同桌互讀──指名讀──齊讀
(重點正音:“手”是翹舌音、“足”是平舌音。)
4.看圖了解生字所指的身體部位。
、(出示:5個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張相關的身體部位圖片)
②“口、耳、目、手、足”,分別指圖片上所指的哪個身體部位?說一說,給生字和圖片配對。
(強調:“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頭”。“足”指的是腳。)
、劢o“口、耳、目、手、足”分別組詞。
(重點詞語朗讀: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5.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例:口可以用來喝水、吃飯、唱歌……(板書:喝、吃、唱)其他的類推。
6.舉字卡游戲。
老師做動作,學生舉字卡。要求舉得又快又對。
師:我眨眼睛。生:我舉:“目”。
師:我摸耳朵。生:我舉:“耳”。
師:我張嘴巴。生:我舉:“口”。
師:我拍小手。生:我舉:“手”。
師:我踏小腳。生:我舉:“足”。
(游戲中加強反饋:字卡有舉錯的學生,要及時指出和改正。)
【設計說明:學生都喜歡聽故事,以故事為切入口,與本課的生字學習相結合,落實《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識字”的建議。并以學生喜歡的游戲,進行鞏固,識字教學實現(xiàn)提效目標!
(三)認識筆畫,書寫生字
1.學習正確書寫“口”字。
、(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認識關鍵筆畫“橫折”!皺M折”只有1筆。
、谟^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
、劢處熓痉秾懀瑢W生跟著書空筆順。
④學生先描紅,再嘗試獨立寫。教師巡視,及時表揚。
、葜v評“口”字書寫要訣:“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迣W生再嘗試寫一個更端正、美觀的“口”字。
2.學習正確書寫“目”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
②觀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長,里面的兩橫,第二橫在橫中線上。
、劢處熓痉秾,學生跟著書空筆順。
、軐W生書寫。
一看:筆順、每一筆的位置。
二描:描一個紅字。
三寫:自己獨立寫一個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葜v評“目”字書寫。
【設計說明:寫字是識字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使學生能寫一手好字,在教學中要“細化指導”,學生要“精化練習”。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臨寫、改進的書寫習慣!
(四)作業(yè)設計
1.用“口、目”各說一句話,讓爸爸媽媽幫忙記錄下來。
2.猜一猜。
、偌t門樓,白院墻,里面坐個胖二郎。( )
、谏线吤逻吤,中間有顆黑葡萄。( )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生字復習:口耳目手足
(指名讀——開火車讀)
2.出示身體部位圖,說出對應的生字。
3.詞語復習: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4.談話: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5個表示人的身體部位的詞語,大家讀得很準確。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來跟身體部位有關的一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認識新字
1.通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倮蠋煼蹲x課文,學生打開書認真聆聽。
、趯W生自由朗讀課文,至少3遍。在不認識的字上畫上圓圈。
、壑该志渥x。教師及時正音:“松”是平舌音;“鐘”是翹舌音!芭P”字,學生不常見,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組詞理解加深印象。
2.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古語的韻味。
①老師示范朗讀課文,尾字“松”、“鐘”、“風”、“弓”讀出押韻的味道。
、趯W生模仿老師朗讀課文的方法,自由朗讀課文,讀出韻味來。
③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設計說明:朗讀體現(xiàn)低段語文教學的層次性,先讀通、讀順課文,再讀出韻味來,循序漸進,以讀為主!
3.理解課文的含義。
、倮斫狻罢救缢,坐如鐘”。
認讀生字:站(翹舌音)、坐(平舌音)
生字擴詞:站立、站直;坐下、請坐(注意“坐”與“座”的區(qū)別,“坐”是一個動詞。做動作,讓學生體會其表示的意思。)
(出示:課文中的京劇人物插圖)分辨哪一個人物是“站”?哪一個人物是“坐”。將“站”和“坐”貼在對應的京劇人物旁。
“如”的意思是什么?
說一說“站如松,坐如鐘”的意思。(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樹圖、古老的銅鐘圖)
動作體驗:“站如松,坐如鐘”的動作。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鐘”的?
學生邊做動作,邊有感情朗讀“站如松,坐如鐘”,讀出精氣神來。
、诶斫狻靶腥顼L,臥如弓”。
同桌互相說一說“行如風,臥如弓”的意思。
反饋交流句子的含義。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過什么人“行如風”的?什么人“臥如弓”的?(配合出示:競走運動員的圖片、臥佛的圖片)
有感情朗讀“行如風,臥如鐘”,讀出精氣神來。
照樣子,說一說。
明如( )。甜如( )。
白如( )。粉如( )。
、坌〗Y:“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說的是我們站著要像松樹一樣挺拔,坐著要像座鐘一樣端正,行走要像風一樣飛快,睡覺時要像一張弓一樣繃直身體。在生活中,同學們也要這樣要求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坐立行臥的習慣。
4.師生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師引讀:
站如——
坐如——
行如——
臥如——
【設計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將理解外化為動作的展示,促進對俗語的體會與領悟!
(三)認識筆畫,書寫生字
1.學習正確書寫“耳”字。
、賹W生看書第10頁,了解“耳”的筆順。
②觀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師示范寫“耳”,學生跟著書空。
注意四個橫的長短變化各不相同。第一筆橫為中橫,要平且穩(wěn)。后一橫是長橫,要稍稍向上斜。
、軐W生練習正確書寫。
一看:筆順、每一筆的位置。
二描:描一個紅字。
三寫:自己獨立寫一個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講評“耳”字。
2.學習正確書寫“手”。
、(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認識筆畫“撇”和“彎鉤”。
、谟^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劢處熓痉秾憽笆帧,學生跟著書空。
注意第一筆撇要橫撇。兩橫有變化,中間一橫短,第二橫長,彎鉤要略帶點彎。
、軐W生按照“四步驟”練習正確書寫“手”字。
⑤講評“手”字,強調“彎鉤”的正確書寫。
3.看拼音,寫詞語。比一比誰寫的字又正確又漂亮。
(四)作業(yè)設計
用“手”、“耳”口頭組詞,爸爸媽媽幫忙記錄。
【篇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教學目標】1.看圖對照,認識“口、耳”等7個象形字。
2.會寫“口、目”等4個生字和橫折、撇、彎鉤三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規(guī)范。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教案#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三篇#】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手,一雙走遍山野的腳,一對靈敏的耳朵,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一對明亮的眼睛。今天,咱們一起走進第3課《口耳目》去認識我們身上的這些寶貝器官吧!
二、圖文結合,檢查整體感知
。ǹ磮D說話)
通過預習讓小朋友們先認真觀察一下圖畫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強調了地點花叢邊——生動具體,想象力豐富還加上了動作,觀察仔細如果用上一邊一邊是不是更恰當呢?)
三、學習生字,研習構字規(guī)律
1、同學們的看圖說話一個比一個精彩,圖上還有幾個生字呢,今天我們要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有信心嗎?
2、首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叫——“我做動作你猜字”,啊這就是古時候的人根據(jù)口的形狀寫的口字,后來,口字進化成了這樣。其實啊除了口字以外人們還仿照耳朵、眼睛、小手和足的形狀來造字,這些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象形字。(第2課就有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下面請四人小組對照圖畫和文字猜猜它們分別是什么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一人說一個。討論完的小組已經(jīng)抱臂坐端,請一個小組做代表和大家講一講你的想法。
3、圖和文字打亂順序連線,領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4、摘蘋果搶讀生字;
5、“口”字有點孤單了,你能幫助它和其他字寶寶組成詞語朋友嗎?復讀小朋友的詞匯可真豐富你瞧——井口、窗口、門口、路口
“耳”字也耐不住寂寞了,也想請你來幫忙呢——銀耳、木耳、耳機、耳環(huán),你能用其中一個詞語說一句話嗎?
“目”字寶寶很喜歡創(chuàng)新,你看在他這兩句話里就藏著它的好朋友呢!你能用帶目的詞語把它補充完整嗎?
a媽媽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
b這道數(shù)學(題目)有點難。
6、剩下的“手”和“足”本來就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它們還和其他字組成四字詞語呢(手足情深、手舞足蹈、舉手投足、手足無措)
四、練寫生字,拓展表達
1、同學們字寶寶們玩累了,它們要回家休息了,我們快把它們送進田字格的家里吧,先來寫“口”和“目”字,他們倆有一個相同的筆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先看老師寫一遍,再和老師一起寫一遍,后自己書寫一遍。
2、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身上的五個身體部位分別是:口耳目手足,它們能做那些事呢?
誰能任選一個用“我們的____能____”這種句式說一說這些身體部位的作用。
把你想到的語句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媽說一遍,相信他們一定會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
【篇三】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口耳目》教案
設計說明古人以圖形作為文字使用,這些文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易于學生記憶字形,了解字義。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對于圖畫情有獨鐘。因此,本課教學設計重在以圖畫構建識字情境,以圖畫貫穿識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輕松的識字活動中感知字形,感知字義,并產(chǎn)生學習漢字的愿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學習卡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習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動畫片《機器貓》吧?機器貓有一個神奇的寶貝——“時光機”。只要坐上時光機,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今天,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到古代去看一看。
2.課件出示一個古代人物畫像。引言:咦?這個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來它們在老師的桌面上,我們來做一個拼圖游戲把這些器官拼回去好嗎?
3.互動活動:師生板前活動,拼貼器官。
設計意圖:人們常說:“興趣是好的老師!币荒昙墝W生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喜歡動畫人物,用動畫片中孩子們熟悉的人物導入新課,是吸引他們認真學習的“良方”。
二、學習生字,掌握音、形、義
1.認識象形字。
(1)課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和字,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小結:這些很像圖畫的符號,是古時候的一種文字,叫做象形字。
2.圖文對照,指導識記“目”“足”。
(1)對照圖畫和文字,猜猜它們是什么字?
(2)你是怎樣猜出來的?和大家說一說你的想法。
(3)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識字。重點注意:
目:教師出示“目”的字理演變圖,簡單介紹后讓學生與圖片進行比較,找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聯(lián)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
足:學生再次觀察實物圖片“足”和“足”的字理演變圖,說一說“足”的字形與實物的聯(lián)系。
(4)請學生做小老師領讀生字“目”和“足”,并擴詞。
(5)教師小結:認真觀察圖畫,找一找圖畫和生字的聯(lián)系,我們就能了解這個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讀音,還能記住這個生字的字形呢!
3.小組合作,自主識記“口”“耳”“手”。
(1)課件出示三個字的字理圖。小組合作,商議識字方法,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2)匯報交流。
預設:
口:
、傧笮巫肿R記!翱凇弊珠L得就像我們的嘴。
、跀(shù)筆畫識記。第一筆是豎,第二筆是橫折,第三筆是橫。
③用一用!翱凇薄谒、開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看到紅燒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較識記!岸焙汀澳俊遍L得很像,“耳”的兩個長橫都出頭,右邊的長豎下面出頭。
、谟靡挥!岸薄、耳聾、耳朵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我很喜歡吃木耳。
手:
、贁(shù)筆畫識記。第一筆是撇,第二筆和第三筆都是橫,第四筆是彎鉤。
、谟靡挥。“手”——左手、右手、雙手等,我能用它說一句話——我有一雙能干的手。
4.游戲鞏固。
(1)連一連。
將金文、小篆、楷書分成三組,請學生“連連說說”,看誰說得正確。先在自己的學習卡上連一連,同桌對照,講講自己的理由。然后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連。
(2)游戲。
學生有的拿圖畫,有的拿楷書,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對應的朋友。可讓學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這里”這樣的句子形式進行交流表達。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猜字互動點燃了學生識字的熱情,小組合作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字義,了解字形,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
三、朗讀小文,認識“站”“坐”
1.學生觀察書中第10頁的插圖,你能用一個字來說出他們此時的動作嗎?(站坐)
2.教師板書兩個生字(站、坐),指生朗讀,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3.課件出示兩個生字的字理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站:左邊是一個人站立著,右邊表示一個人站立的時候要占據(jù)一定的地方。
坐:兩個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導學生開火車讀字,并擴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5.討論:我們在站立和坐下的時候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姿勢,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讀后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標準的“站、坐”姿勢圖。請學生對照圖畫說一說小短文的意思。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中提到,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學習獨立識字。在認讀剩下的兩個字時,教師設計了動作演示和圖畫觀察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并對漢字的演變產(chǎn)生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了解漢字的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引導學生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筆畫“橫折”“撇”“彎鉤”,一邊書寫一邊引導學生觀察,并用手指練習書空。再在本子上練習書寫。
3.教師范寫生字,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書空,然后在書中描紅練寫。
4.教師點評,重點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寫成方塊;“目”和“耳”要注意中間兩橫間要留有距離,“手”注意彎鉤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二橫是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設計意圖:初次書寫,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例字的好習慣!叭謱,七分看”就是這個意思。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筆畫,認識字形結構,為正確書寫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2.我們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能體會這些人體器官的重要作用,產(chǎn)生愛護身體器官的情感,更對五個生字進行了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