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星空
教學目標1.觀察和認識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能夠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親自觀測星星。
3.知道四季星空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
4.會記錄星圖。
5.會通過星座辨認方向。
6.意識到觀測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學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教學準備
歌曲《四季》錄音帶,有關星座的圖片、文字及影像資料,透明膠片、投影儀、指南針、各種星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多媒體電腦。
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讓我們聽一首歌曲。(播放歌曲《四季》錄音帶:“我們是四季的見證者,四季是我們成長的見證者……容顏會老去,四季不會停,愛情的光影,溫暖的羽翼,要一天一天守著你,在白發(fā)時候說成故事給你聽!保┩瑢W們一聽就知道是關于四季的歌曲,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請問同學們,四季是怎樣形成的?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關四季的科學知識。
意圖:播放學生愛聽的歌曲《四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亢奮的狀態(tài)自然進入主題,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一年四季星空的變化,找到探究問題的切入點。
二、觀察和認識冬季星空,繪制獵戶座星圖
1.調(diào)動學生對星空的已有感知,充分展示自己。首先,老師將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星空的資料和圖片展示給學生,指導他們認識星座,突出冬季星空明亮的獵戶座;其次,指導學生將他們收集到的星座圖片分小組展示,可以引導他們講一些星座的神話故事、自己知道的星座的有關知識等,使全體學生對星座尤其是獵戶座的形狀、特征等有一個較深刻的認識;后,指導學生畫出獵戶座星圖。
意圖:聯(lián)系學生白天和夜晚觀察四季星空的生活實際,從他們可感知的事情入手,讓他們初步認識獵戶座的形狀、特征、神話故事等,掌握一些觀察和認識星座的知識和技巧,并能準確繪制獵戶座,為下面認識和繪畫其他季節(jié)的代表星座奠定基礎。
2.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激發(fā)情趣,質疑答疑。課前可將全班學生分成獵戶、獅子、天鵝、飛馬、大熊、北極星、北斗七個小組。
。1)提問:什么是找星座的好幫手?畫好獵戶座有什么方法?
。▽W生看書預習、自主學習時,獵戶、獅子組都會提出這些問題。)
意圖:讓學生先看書學習,多考慮問題,對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分組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找出答案。教師可以先組織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再組織全班學生集體討論,做到先“學”后“教”。
。2)談話:請同學們總結一下繪制星座圖的好方法。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咱們看到的主要星座一樣嗎?
。▽W生回答時,可能有說一樣的,也有說不一樣的。)
意圖: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方式展示自己,以達到全班互通有無的目的,為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三、認識不同季節(jié)的主要星座,快捷地找準星座
1.提問:不同季節(jié)星座的形狀和亮度怎樣?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組學生會根據(j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認識到不同季節(jié)星座的形狀和亮度是不一樣的;有些組的學生通過觀察現(xiàn)象,結合生活實際,意識到天空中的星座繁多,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進行觀察和學習。)
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充分交流有關星座的知識,對星座問題進行深層次思考。
2.鞏固和探究:不同的星座出現(xiàn)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個問題,學生會討論得很熱烈,他們通過交流會達成共識:是地球公轉的結果。有些組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季節(jié)的主要星座是什么?”“為什么在不同季節(jié),看到的星座不一樣呢?”等問題。)
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的公轉會帶來許多問題和有趣的現(xiàn)象,不要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要像“孫悟空火眼金睛”一樣,找出問題的實質。
四、做四季星空模擬實驗
1.準備:教師用投影儀播放“地球公轉示意圖”幻燈片和模擬情境圖,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感知和分析,形成初步認識。
2.分組活動:安排每個小組推舉一個負責人、一個記錄員,分小組組織學生做模擬實驗,切身體驗地球公轉的情形。
。ǹ梢宰寣W生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生活實際,例舉夜晚或白天觀察到的星空現(xiàn)象,充分展開交流和討論。)
意圖:讓學生知道學習科學知識,要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提高他們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3.繪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示意圖。教師組織學生課前準備好白紙、鉛筆、彩色筆、橡皮、圓規(guī)、三角板等,分組畫出在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時,太陽光照射地球的具體部位圖。教師可以巡回指導或者重點講解,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指導學生解釋地球公轉的自然現(xiàn)象。
意圖:目的是指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做模擬實驗,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加深對地球公轉成因的理解。
五、利用星座辨認方向
1.教師介紹古人辨認方向的方法。古代,人們?nèi)绻诤I虾叫,或在森林、礦野、沙漠中旅行,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指南針以確定方向。如果沒有指南針,也可以依據(jù)星座辨認方向。
(學生一般知道一些辨認方向的方法、實例,可以讓他們分組交流后,教師再小結。)
2.指導學生利用大熊座找到北極星?梢宰寣W生面對北方,真實地感受一下方向,這與平時看地圖時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差不多,并做好記錄。教師還可以拓展延伸,讓學生總結一下辨認方向的其他辦法。
。ㄔ谛〗M討論回答后,教師小結:可以將書本倒過來看正面的大熊星座,這七顆星在北方天空形成一個很大的勺子,勺子的末端兩顆星連起來,向勺子口方向延長出大約相當于這兩顆星間距的五倍,便能找到北極星。)
意圖:有趣的天文知識很多,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是讓學生利用大熊座找到北極星的典型活動,讓他們能夠用正確的方法解釋天文現(xiàn)象,學習天文知識。
一年中氣溫的變化
教學目標:1.讓學生知道一年中氣溫會變化,初步了解這種變化的規(guī)律性。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繪制曲線圖,并根據(jù)繪制的曲線圖進行分析歸納的能力。
4.能利用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等方法整理有關資料。
5.了解四季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6.體會到長期的測量和記錄天氣數(shù)據(jù)是非常有用的。
7.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善于傾聽的意識。
8.滲透事物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科學世界觀。
教學準備
1.氣溫收集卡(學生用)
2.曲線圖座標紙(可利用教材上的、學生用)
3.大的氣溫卡(教師演示用、可用投影片)
4.準備挑選有本地特征的能突出四季特點的典型圖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學習
1.談話:一年四季,春華秋實,寒來暑往。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請大家說說看一天中氣溫有什么樣的變化?(學生發(fā)言)
2.提問:你能說一說你對一天當中氣溫變化的感受嗎?
3.談話:剛才我們說了一天中氣溫的變化,在我們這兒,一年四季中氣溫有沒有變化呢?我們能從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
二、收集整理資料
1.出示本地四幅春夏秋冬景觀圖。
請學生看圖后,講講自己對氣溫變化的直接感受和親身體驗。
2.在學生講述他們感受的基礎上,提出:一年四季中氣溫的變化有規(guī)律嗎?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知道它是否有規(guī)律呢?
3.學生討論交流找規(guī)律的方法。
4.師生統(tǒng)一研究方法。
5.師生交流收集的本地氣溫資料。(表中的數(shù)據(jù)資料準確地表現(xiàn)出了氣溫一年內(nèi)的變化狀況,但不夠直觀。怎樣才能更直觀明了的表示出一年內(nèi)氣溫的變化狀況呢?)
三、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1.學生根據(jù)氣溫資料繪制曲線圖。
教師巡視、查看。鼓勵指導每個學生都能完成任務,重點指導學習困難的學生完成任務。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交流經(jīng)驗。
2.展示交流學生的氣溫變化曲線圖。
四、分析氣溫變化曲線圖
1.觀察曲線圖,你能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嗎?
2.小組內(nèi)學生交流。
3.集中交流,教師可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補述。
4.記錄交流結果。
五、課堂評價小結
1.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2.學生自我評價。
水結冰了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
2、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記錄冰的特征,并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
2、觀察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他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樂于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
2、初次感受、體現(xiàn)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
【教學重點】觀察冰的特點和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教學難點】水為什么會結成冰
【教學準備】小組: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1只、冰塊1
杯、試管1支、8毫升純凈水(或自來水)、水溫計1支。
【教學過程】
一、冰的觀察
1、師:同學們一定見過冰吧,能說一說冰是什么樣子的嗎?
2、師:每個小組桌上放著冰,這是老師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凍槽中,今天取出來的一些冰,今天我們就來觀察一下冰是怎么樣的和水為什么結成冰了。
板書:水結冰了
3、師:接下來我們就來認真的觀察冰,及時把冰的特點記錄在P48的維恩圖中,同時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凍壞。
4、學生觀察后匯報交流。(預設:冰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比較硬、很光滑、溫度低、易融化、冰塊會浮在水上面、水結冰后占據(jù)了更大的空間等。)
5、水是我們上學期所探究過的,它的特點肯定還記得,我們把水和冰做一個比較,及時把結果記錄在維恩圖中。
6、學生比較后匯報。(預設:水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等;水和冰的共同點:都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
7、師: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個維恩圖,水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展現(xiàn)在這里,水是液體,那么冰呢?
。▽W生發(fā)表意見,并請他們闡述原因。)
通過爭論得出結論:(1)冰是固體,因為冰具有固體的特點。
。2)水結成冰以后,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從液體變成固體。
二、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
1、師:我們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凍槽內(nèi)里水會結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溫度的時候會結冰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2、指導學生閱讀書P49,然后請學生講講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做?
。A設:(1)在細而短的試管里加入大約8毫升左右的純凈水,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試管里水的溫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塊干毛巾),在杯內(nèi)裝滿碎冰,把試管插入碎冰中。用溫度計觀試管里的水溫的變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鹽(加鹽可制造更低的溫度),保持幾分鐘持續(xù)觀測試管里的水溫。(4)如果觀察到試管里的水開始結冰時,讀出溫度計的示數(shù)。)
3、師:清楚怎么做了嗎?請組長來領器材,同時主意輕聲交流,仔細觀察。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4、匯報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師:現(xiàn)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溫度時會結冰了嗎?是什么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A設:水在0℃時會結冰。溫度的變化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5、師:能解釋冰箱里的水為什么會結冰了嗎?
(預設:冰箱中的低溫使水向周圍放熱,溫度降低,降到0℃時,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結成了固態(tài)的冰。)
三、拓展
1、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水(液態(tài)) 冰(固態(tài))
2、師: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冬天有時候河里會結冰了嗎?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塊冰。
動植物是怎樣過冬的
活動設計背景在冬季小朋友們需要學習的知識也有很多,例如,那些小動物們需要冬眠,它們?yōu)槭裁匆吣?還可以具體的了解下一些動植物的過冬方法,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參加一項以冬季為題材的活動吧!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植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2、繼續(xù)了解冬季的各種自然現(xiàn)象,體驗冬天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孩子認識冬天,以及冬天的特點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jīng)了解一些冬天的現(xiàn)象,老師要多準備一些有關于冬天的圖片和資料。
活動過程一、說說冬天: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來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哪里看出來的?
2、你是怎么過冬天的?
二、欣賞散文:冬天是什么?
·想不想知道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請你仔細聽一聽:
1、欣賞散文第一遍:
三、提問:(1)小動物過冬的方式一樣嗎?
。2)散文里說有哪些小動物過冬?
(3)它們過冬的方式一樣嗎?它們是怎么過冬的?
2、再次欣賞散文,了解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提問:(1)哪些小動物要冬眠的?什么叫冬眠?(青蛙、蛇、小熊)
。2)燕子、杜鵑和大雁是怎么過冬的?
。3)松鼠、兔子和綿羊是怎么過冬的?
。4)小螞蟻在冬天做什么?
3、小朋友在冬天做些什么?
三、了解冬天不怕冷的植物:
1、冬天到了,小植物有什么變化?
2、有沒有冬天不怕冷的植物?哪些植物不怕冷?(臘梅、水仙花、松樹)
四、你們怕冷嗎?有什么辦法不怕冷?
(跑跑跳跳、多做運動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