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就像一位尋寶家,在茫茫書海中尋找朋友,挖掘?qū)毜V,如饑似渴。在書中,我學(xué)到了課堂內(nèi)沒學(xué)過的知識;在書中,我們懂得了許多的人生哲理;在書中,我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因此,現(xiàn)代詩人臧克家說:“讀過一本書,像交了一位益友。”
從惟妙惟肖的繪畫本,到五顏六色的拼音讀本,再到密密麻麻寫滿字的書,讓我印象深的是暑假里讀的《浪漫鼠德佩羅》。
以前每當(dāng)我看見老鼠在家里東竄竄西竄竄,是總嚇得直哆嗦,害怕地躲在媽媽身后。晚上,當(dāng)我躺在床上準(zhǔn)備進入夢鄉(xiāng)時,天花板上面突然傳來的一陣吱吱聲,不知是幾只小老鼠在吵架還是在爭著吃奶,吵得人難以入睡。因此,我對老鼠是恨之入骨,怒目圓睜,只想逮到它扒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但看了美國作家凱特·迪卡米洛的《浪漫鼠德佩羅》后,我對老鼠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故事中,德佩羅·帝林是一只從小體弱多病的老鼠。他熱愛閱讀,愛在圖書館里看英雄救美的故事。一天,他愛上了一位叫“豌豆”的公主,公主也喜歡他。一位嫉妒公主的女仆和曾讓王后死掉的耗子把公主脅持進了黑暗的地牢。小老鼠奮不顧身地闖進地牢救公主。為此,他失去了尾巴,同時也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的故事。
勇敢浪漫的德佩羅讓我感受到愛的力量是多么偉大。忽然,我想起來了去年暑假,我參加了勸募活動。那天,我們幾個朋友組成一個小組,去億嘉廣場勸募。在這次活動中,大多人非常支持我們,但也有人非常懷疑我們,覺得我們是來騙錢的?粗@些人懷疑的目光,我的心都涼了,但正當(dāng)我想把勸募箱放到地上垂頭喪氣地放棄時,德佩羅那勇敢的精神、驚人的故事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于是,我又拿起勸募箱,繼續(xù)用我們的行動證明我們的愛能給農(nóng)村的孩子帶來幫助。
德佩羅非常愛公主,就像書中的騎士愛美女一樣,德佩羅救公主,也像書中的騎士救美女一樣。我想,他如果,沒看這些書,就不會做出這么偉大的事情。是書,使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書,使我對老鼠不再那么害怕,不再那么可惡,反而還有那么一點好感和喜歡,喜歡它的勇敢堅強和愛心。在生活當(dāng)中也一樣,我們會碰到很多學(xué)習(xí)上的困難和挫折,如果我們有一顆勇敢堅強不怕艱難險阻,終再大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篇二】
在有人的地方,往往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它使一個人不須居無定所的生活,亦會讓一個人在世事沉浮中能感受到溫馨,那不僅僅只是自己的房子,更是一個屬于自己的地盤,可以任由自己支配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普通人有存在感的地方,是人們的港灣。
像如此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是否要裝點得花枝招展一般,使自己更加享受,也更加體面呢?或許并沒有那些必要,因為房子它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讓你的生活更加舒適,并使你能有一種潛移默化中的溫馨與存在感,何必去過多強求。唐朝劉禹錫在其《陋室銘》中提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也許是在他“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陋室里隱居才對,他在自己的陋室里建立起自己高潔的品格,也覺得自己閑靜的隱居生活是一種志趣。在這無限的志趣里,也才能將管弦絲竹歸類到亂耳的雜音中去,把很多人追求的高官厚祿視作糞土。
也許正是過這種安貧樂道的人生追求,才造就了對一切榮華富貴的如此淡泊,這也造就了那不朽的詩篇與其樂觀、直爽的性格。
對于劉禹錫,以及同他一樣千千萬萬的文人墨客,他們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隱居在世間,而他們達到自我人生的滿足了嗎?也許他們沒有機會去達到治國平天下,但他們退而求次的樂趣卻在不同的地方體現(xiàn):李白游走于世間的山石草木之間,才能描寫出或充滿豪氣或婉轉(zhuǎn)動聽的詩篇;陶淵明在隱居生活里與世無爭,才有了閑靜、美好的田園詩歌……由此觀之,許多文人墨客都在不同的地方得到了他們精神上的滿足,而那些被世人所熟知的詩文字畫,都是他們在精神飽滿或?qū)κ朗聭嵓ぶH的產(chǎn)物,它們亦是在表達作者心中那酸甜苦辣的情緒。
因此,精神的是否充足并不分貧賤與富貴,如果有的人有錢,就算是在揮霍時也應(yīng)該去品味生活,如果沒有去品味與欣賞,沒有自身的愉悅與感受,那也就只能算是財富的充裕,并不是精神上的滿足。人如果沒有精神上的滿足,就算是他做出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那么他也是不幸福的,因為他不知道滿足或是欲望太大,都是不好的,甚至?xí)呦驑O端。
【篇三】
熱氣逼人的暑假中,我時常在書海中遨游!独峭鯄簟贰痘煅蛲酢返群芏嗪脮急晃曳磸(fù)翻看,其中我喜歡的是《蜻蜓眼》這本書。
《蜻蜓眼》是曹文軒的一部長篇力作,文章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觀看特殊年月中一家人相扶相助的動人情景。杜梅溪在巴黎偶遇女子奧莎妮,便一見鐘情,生下了四個孩子。二戰(zhàn)時期,她和杜梅溪一起回上海定居藍屋。隨著時間的流逝,奧莎妮從年輕貌美的少女漸漸成為飽含滄桑的老婦。孩子們各自成家,又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在孫輩中奧莎妮愛的就是阿梅,她是的一個孫女。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他們幸福的生活著,直到杜梅溪不幸去世,奧莎妮也去世了。
他們留下了物質(zhì)的寶物:蜻蜓眼,這是一種寶貝,一種橢圓形的珠子,據(jù)說只有兩枚。蜻蜓眼與寶石串成的項鏈更是價值連城,因此很多人對蜻蜓眼打起了壞主意。
書中,讓我感受到很多精神上的寶物:親情與快樂!比如奶奶將自己的毛衣解拆掉,編織毛衣,一件件毛衣都體現(xiàn)出濃濃的愛;在下雨天中撐一把紅艷艷的油紙傘,在雨中快樂的玩耍,笑容中蘊含著窘境中難得的快樂;奶奶一直保留著她媽媽留下來的小皮箱,經(jīng)常去撫摸。皮箱中躲藏著思念故鄉(xiāng),愛護家鄉(xiāng),懷念國家的情感。
當(dāng)奶奶所居住的藍屋越來越窮,從小幫助她們帶阿梅的保姆胡媽、宋媽只能有一個人留下?伤齻円黄鹕盍诉@么多年,早已產(chǎn)生感情,盡管她們各自的家庭都困難急需錢,可彼此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下來。宋媽便想了一個辦法:給了阿梅一粉一綠兩件衣服,如果阿梅穿的衣服是粉色的,胡媽留下來;是綠色的,宋媽留下來。過了一會兒,房門打開了,阿梅選擇了漂亮的那一件——粉色的。雖然宋媽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zhǔn)備,可眼淚還是順著她的臉流了下來……
這些精神的財富,比物質(zhì)更飽含著奶奶喜愛家庭,懷念祖國的情感。而這些藍屋中的寶物,也會讓我念念不忘,繼續(xù)去尋找人間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