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觀察開始
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
了解各個感官的作用,認識西瓜的特征。
2.科學探究
初步運用多種感官,對西瓜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能依據觀察目的,選擇合適的感官觀察,并能描述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
3.科學態(tài)度、STSE
意識到觀察在科學探究中的重大意義,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樹立保護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識。
二、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縱切一半的),濕紙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簽,小餐碟。
教師準備:水果刀,砧板。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ㄒ唬┙虒W導入
教師出示西瓜,提出學習任務:學習科學,讓我們從觀察開始。首先,我們以西瓜為例學習怎樣觀察。
。ǘ┬抡n學習
1.整體觀察西瓜
。1)分發(fā)材料:各組1份完整的西瓜
。2)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用眼看、鼻聞、手摸、手拍并且耳聽等方法觀察。
。3)交流觀察后的發(fā)現。例如西瓜的形狀、顏色、花紋,拍打時的聲響等。
2.由外到內繼續(xù)觀察西瓜
。1)分發(fā)材料:各組1份事先切開一半的西瓜
。2)各組由外到內繼續(xù)觀察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將感官、功能和可發(fā)現的西瓜的特征結合起來(如:眼——視覺——形狀、大小、顏色、花紋;手——觸覺——光滑程度、硬度;耳——聽覺——聲音;鼻——嗅覺——氣味;舌——味覺——味道)等。
3.品嘗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覺——味道)
4.小結
說一說:西瓜是什么樣的?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用各種感官對西瓜的不同方面都進行了觀察,才能對西瓜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5.討論延伸
上述感官除了幫助我們觀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還幫助我們發(fā)現了什么?
6.保護感官
。1)辨識哪些行為有損感官健康。
。2)總結正確保護感官的方法。
。ㄈ┲v述法布爾的觀察故事。整理材料、下課
走進科學
教學目標一、科學知識
1、能說出科學課學習的內容和方法
二、科學探究
1、能提出關于科學感興趣的問題
2、能對吹紙片的結果進行假設
3、能用語言描述觀察的結果
4、能與同學討論、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三、科學態(tài)度
1、能對科學課學習的內容表現出深厚的興趣
2、能如實地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3、能與他人分享交流、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視頻課件A4紙,剪刀一把,直尺一把。
與本課有關的科學現象、科學實驗的圖片或視頻。教師可以準備不同領域的資料,如地球宇宙領域,生命領域、物質領域、工程與技術領域等,讓學生全方位了解科學。
二、教師與學生共同準備
A4紙一張,紙片兩張,剪刀一把,直尺一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談到科學,我們會想到什么?
“同學們中,從一年級開始我們要學習一門科學課,我們要一起走進科學”!罢劦娇茖W,我們會想到什么?”
采用頭腦風暴,讓學生充分交流,大膽發(fā)言。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聆聽學生發(fā)言。
看課本的圖片。讓學生自由提問:花兒為什么有各種顏色?雨是怎樣形成的?氣球為什么會飄在空中?火車怎樣跑得更快?
看課本圖片。讓學生明白科學包羅萬象,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茖W課學習是從發(fā)現和提出問題開始的。
二、向兩張紙片間吹氣
1、情境導入剛才同學們提到學習科學會做各種有趣的實驗。下面就開啟我們的科學之旅,一起走進科學的大門,動手研究,體驗科學的奧妙與神奇。
2、提出問題: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會出現什么情況?
3、做出假設。
4、實驗驗證。兩人一組進行,一人進行實驗,一人記錄。變換角色,重復實驗。實驗方法指導:先將兩片紙垂直放下,靜止。旁邊同學好不要走動,不要有電風扇等因素干擾。先觀察靜止時的紙片狀態(tài),然后向紙中間用力吹氣,觀察紙片變化。
5、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得出紙片會向中間靠攏的結論。
6、表達與交流。與同學們交流。簡要講述實驗過程。
7、反思與評價。讓學生談談實驗感受。
三、折紙飛機。
1、作品引領。老師先出示做好的飛機,激發(fā)學生興趣。告訴學生我們要作一個紙飛機。
2、掌握方法。打開活動手冊觀察紙飛機的折法,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折紙飛機。
3、技術實踐。讓學生動物折紙飛機。教師巡視。
4、交流評價。交流自己成功的經驗,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自我評價,并對他人作出評價。
5、技術改進。如何飛得遠,飛得更高?
走進大自然
【教學目標】1、讓學生走進自然,認識自然甚至愛上自然。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表達能力。
3、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內容有個初步了解。
4、培養(yǎng)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讓學生愛上本學科。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愛上本學科。
【教具】PPT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guī):
1、師生問好,坐姿規(guī)范,保證課堂高效進行。
2、學生點到,安全第一。
二、課堂進行時:
翻開書本,讀標題:走進大自然。
問:什么是大自然?
學生自由討論,然后點名回答。
師:水、空氣、山脈、河流、植物、動物、地球、宇宙等都屬于大自然的范疇,研究大自然的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問:我是不是大自然?
生爭議中......
師:簡單的敘說地球的產生,人類的演變,讓學生了解人類是屬于大自然的產物。
問:大自然誕生人類,說明它是尊重人類的行為,那么我們作為人類,是否應該尊重大自然呢?
生翻開書本看第2、3頁(3分鐘左右)
問:河水是從哪里來?
問:花兒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當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萬種開花的植物,但能散發(fā)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還很臭
呢,比如說魚腥草等。)
問:書上還有什么?我們一點一點來看。
師:瀑布,解釋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的幾大瀑布:尼亞加拉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伊瓜蘇瀑布。
茶花:別名叫做山茶花,顏色有紅、百、紫、黃等顏色,甚至有彩色的。屬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品種多達2000種,中國有其中的300多種。21教育網
翠鳥:吃魚和甲殼類等多種昆蟲,世界上有15種,中國僅有3種,分別是:班頭、藍耳、普通三類。21cnjy.com
珊瑚:是一種動物,可用作裝飾品,也可以藥用。
魚:現在大約有32000多種,是古老的脊椎動物(適當給孩子帶入脊椎動物的定義,但不要太深)。吃魚可以健腦、補鈣、養(yǎng)血、防畸變等。特殊的魚有:世界上快的是旗魚;會飛的魚是燕鰩魚;會走路的魚是龜殼攀鱸;會發(fā)聲的魚有康吉鯉、電鯰、箱鲀、海馬等;
會發(fā)電的魚有電鱔、電鯰、電鰻。電鰩等;會發(fā)光的魚有:帶魚、龍頭魚、燭光魚等。21•cn•jy•com
世界十大天然石拱:
美國——虹橋(世界大)、德里克特拱門
英國——杜德爾門
中國——仙人橋、陽朔月亮山、西普頓石拱門
法國——普安特石拱橋
澳大利亞——倫敦拱
馬其他——蔚藍之窗
豬籠草:野生的共有170多種,廣東只有一種,園藝種有1000多種。
火山: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tài)。
分類:活火山——指尚在活動或周期性噴發(fā),旺盛時期死火山——指曾經發(fā)生過噴發(fā),但有史以來一直
未活動過的
休眠火山——指有史以來噴發(fā)過,但長期以來處于相對靜止
三、小結:
【布置作業(yè)】
1、鞏固今天所學。
2、與家長和朋友分享今天所學。
3、查找有關星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