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高三化學(xué)復(fù)習必背知識點

時間:2019-10-30 14:53: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高三# #高三化學(xué)復(fù)習必背知識點#】與高一高二不同之處在于,此時復(fù)習力學(xué)部分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jié)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xué)生,此時需要進行查漏補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知識、技能的空白。®無憂考網(wǎng)高三頻道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三化學(xué)復(fù)習必背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篇一】
  一、物理性質(zhì)

  1、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余均為無色氣體。其它物質(zhì)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3、熔沸點、狀態(tài):

 、偻褰饘購纳系较氯鄯悬c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

 、谕宸墙饘僭氐臍浠锶鄯悬c從上到下增大,含氫鍵的NH3、H2O、HF反常。

 、鄢叵鲁蕷鈶B(tài)的有機物:碳原子數(shù)小于等于4的烴、一氯甲烷、甲醛。

 、苋鄯悬c比較規(guī)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不一定。

  ⑤原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共價鍵,離子晶體熔化只破壞離子鍵,分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蕹叵鲁室簯B(tài)的單質(zhì)有Br2、Hg;呈氣態(tài)的單質(zhì)有H2、O2、O3、N2、F2、Cl2;常溫呈液態(tài)的無機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咄愑袡C物一般碳原子數(shù)越大,熔沸點越高,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gòu)體之間:正>異>新,鄰>間>對。

 、啾容^熔沸點注意常溫下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嵋咨A的物質(zhì):碘的單質(zhì)、干冰,還有紅磷也能升華(隔絕空氣情況下),但冷卻后變成白磷,氯化鋁也可;三氯化鐵在100度左右即可升華。

 、庖滓夯臍怏w: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劑。

  4、溶解性

 、俪R姎怏w溶解性由大到。篘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谌苡谒挠袡C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埯u素單質(zhì)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荼椒游⑷苡谒(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吖腆w溶解度大多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shù)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單質(zhì)一般密度從上到下增大。

  ②氣體密度大小由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決定。

 、酆珻、H、O的有機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個氯的有機物密度大于水。

 、茆c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屬光澤并能導(dǎo)電的單質(zhì)一定都是金屬?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質(zhì),但它卻是非金屬?

  二、結(jié)構(gòu)

  1、半徑

 、僦芷诒碇性影霃綇淖笙路降接疑戏綔p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

 、垭娮訉咏Y(jié)構(gòu)相同的離子,質(zhì)子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僖话憬饘僭責o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诜墙饘僭爻齇、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圩儍r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質(zhì)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xué)式(分子式),并能根據(jù)化學(xué)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jié)構(gòu)表示方法

 、偈欠袷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僬莆栈瘜W(xué)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谡莆账姆N晶體與化學(xué)鍵、范德華力的關(guān)系。

 、壅莆辗肿訕O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guān)系。

 、軆蓚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莩R姷姆菢O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shù)非金屬單質(zhì)。

  三、基本概念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xué)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yīng)、膠體的性質(zhì)(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zhì)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xué)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zhì)溶液導(dǎo)電、蛋白質(zhì)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yīng)、同素異形體相互轉(zhuǎn)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jié)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xué)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zhì)量、質(zhì)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guān)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jié)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zhì)(O2與O3)、同分異構(gòu)體組成的物質(zhì)C5H12等。

  5.掌握化學(xué)反應(yīng)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yīng):

  a.從物質(zhì)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yīng)、分解反應(yīng)、置換反應(yīng)、復(fù)分解反應(yīng)。

  b.從有無電子轉(zhuǎn)移:氧化還原反應(yīng)或非氧化還原反應(yīng)c.從反應(yīng)的微粒:離子反應(yīng)或分子反應(yīng)

  d.從反應(yīng)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yīng)或不可逆反應(yīng)e.從反應(yīng)的熱效應(yīng):吸熱反應(yīng)或放熱反應(yīng)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zhì),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xué)性質(zhì)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zhuǎn)化為化學(xué)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xué)性質(zhì)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gòu)是指由分子構(gòu)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guān)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兩性氧化物(Al2O3)、兩性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guān)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yīng)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yīng)又能與堿反應(yīng)的物質(zhì)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yīng),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yīng)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zhì)

  15.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6.納米材料中超細粉末粒子的直徑與膠體微粒的直徑在同一數(shù)量級,均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質(zhì)、硝化甘油、苯酚鈉、明礬、Al2S3、Mg3N2、CaC2等一定條件下皆能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

  18.過氧化鈉中存在Na與O-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則其中所含的氫離子濃度就越大,數(shù)目不一定越多。

  20.單質(zhì)如Cu、Cl2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21.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氯離子有6個

  22.失電子多的金屬元素,不一定比失電子少的金屬元素活潑性強,如Na和Al。

  23.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24.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

  26.能形成氫鍵的物質(zhì):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8.取代反應(yīng)包括:鹵代、硝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yīng)等

  29.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zhì);(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

  30.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jié){、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濃度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類,如甲醛。

【篇二】

  一、常見物質(zhì)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鹽類

  (1)皓礬:ZnSO4·7H2O(2)重晶石(鋇餐):BaSO4(3)綠礬:FeSO4·7H2O(4)芒硝:Na2SO4·10H2O(5)明礬:KAl(SO4)2·12H2O(6)藍礬(膽礬):CuSO4·5H2O(7)熟石膏:2CaSO4·H2O

  2.礦石類

  (1)電石:CaC2(2)磁鐵礦石:Fe3O4(3)赤鐵礦石:Fe2O3

  (4)石英:SiO2(5)剛玉(藍寶石,紅寶石):Al2O3

  3.氣體類

  (1)高爐煤氣:CO、CO2等混合氣體(2)水煤氣:CO、H2(3)天然氣(沼氣):CH4

  4.有機類

  (1)福爾馬林:35%~40%的HCHO水溶液(2)蟻酸:HCOOH

  (3)尿素:CO(NH2)2(4)氯仿:CHCl3(5)甘油:CH2OH—CHOH—CH2OH(6)硬脂酸:C17H35COOH

  (7)軟脂酸:C15H31COOH(8)油酸:C17H33COOH(9)肥皂:C17H35COONa(10)銀氨溶液:Ag(NH3)2OH(11)葡萄糖:C6H12O6(12)蔗糖:C12H22O11(13)淀粉:(C6H10O5)n(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類

  (1)石灰乳:Ca(OH)2(2)銅綠:Cu2(OH)2CO3(3)王水:濃鹽酸、濃HNO3(按體積比3∶1混合)

  (4)泡花堿:Na2SiO3(5)小蘇打:NaHCO3(6)純堿、蘇打:Na2CO3(7)大蘇打:Na2S2O3·5H2O

  (8)光鹵石:MgCl2·6H2O(9)生理鹽水:0.9%的氯化鈉溶液

  (10)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11)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12)堿石灰:CaO、NaOH

  二、物質(zhì)的狀態(tài)和顏色

  1.固體物質(zhì)

  淡黃色:S、Na2O2、AgBr、三硝基甲苯黃色:Au、AgI、Ag3PO4、FeS2紫紅色:Cu

  紅色:Cu2O紅棕色:紅磷、Fe2O3棕黃色:CuCl2、FeCl3

  白色:P4、Fe(OH)2、無水CuSO4、AgCl、BaSO4、Al(OH)3、Mg(OH)2、BaCO3、CaCO3、Na2O、MgO、Al2O3黑色:石墨、CuS、Cu2S、FeS、MnO2、FeO、Fe3O4、CuO、PbS、粉末狀銀和鐵

  棕褐色:Ag2O紫黑色:I2

  紅褐色:Fe(OH)3藍色:CuSO4·5H2O、Cu(OH)2綠色:FeSO4·7H2O、Cu2(OH)2CO3

  銀白色:塊狀鐵、銀、鈉、鉀

  2.液體物質(zhì)

  藍色:Cu2+、[Cu(H2O)4]2+、,遇I2的淀粉溶液

  黃色:Fe3+、碘的水溶液、遇濃HNO3的蛋白質(zhì)溶液、久置的濃硝酸、工業(yè)鹽酸

  紫紅色:MnO4-、碘的CCl4溶液紅色:[Fe(SCN)n]3-n(n=1~6)

  深紅棕色:液溴淺黃綠色:氯水橙色:溴水橙紅色:溴的CCl4溶液

  紅褐色:Fe(OH)3膠體褐色:碘的乙醇溶液

  3.氣體物質(zhì)

  淡黃綠色:F2紅棕色:NO2、溴蒸氣紫紅色:碘蒸氣黃綠色:Cl2

  無色:NH3、NO、N2O4、SO2、H2S、CH4、CH2===CH2等

  三、特殊的物理性質(zhì)

  1.易液化的物質(zhì)

  常壓下SO2(-10℃)、NH3(-33.5℃)、Cl2(-34.6℃)

  2.SO3

  熔點和沸點都很低,標準狀況下是一種無色晶體。

  3.H2SO4

  硫酸是一種無色透明、黏稠的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3%,密度為1.84g·cm-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8.4mol·L-1),屬高沸點、難揮發(fā)性酸。

  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若濃硫酸不慎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應(yīng)先用濕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4.單質(zhì)溴易揮發(fā),單質(zhì)碘易升華

  5.易潮解的物質(zhì)

  NaOH、MgCl2、CaCl2。

  6.氣體溶解性歸納

  難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C2H2;較易溶于水:Cl2(1∶2)、H2S(1∶2.6)、CO2(1∶1)、SO2(1∶40);極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

  7.物質(zhì)的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Cl、NH3、Cl2、SO2;

  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

  四、常見物質(zhì)的重要用途

  1.O3:①漂白劑②消毒劑

  2.Cl2:①殺菌消毒②制鹽酸、漂白劑③制氯仿等有機溶劑和多種農(nóng)藥

  3.N2:①焊接金屬的保護氣②填充燈泡③保存糧食作物④冷凍劑

  4.Al:①制導(dǎo)線電纜②食品飲料的包裝③制多種合金④做機械零件、門窗等

  5.Na:①制Na2O2等②冶煉Ti等金屬③電光源

  ④Na、K合金作原子反應(yīng)堆導(dǎo)熱劑

  6.Al2O3:①冶煉鋁②制作耐火材料

  7.NaCl:①化工原料②調(diào)味品③腌漬食品

  8.CO2:①滅火劑②人工降雨③溫室肥料

  9.NaHCO3:①治療胃酸過多②發(fā)酵粉

  10.AgI: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11.SO2:①漂白劑②殺菌消毒

  12.H2O2:①漂白劑、消毒劑、脫氯劑②火箭燃料

  13.CaSO4:①制作各種模型②石膏繃帶③調(diào)節(jié)水泥硬化速度

  14.SiO2: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鐘表②光導(dǎo)纖維

  15.NH3:①制硝酸、銨鹽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機合成

  ③制冷劑

  16.乙酸乙酯:①有機溶劑②制備飲料和糖果的香料

  17.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纖維、有機溶劑等②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果實催熟)

  18.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護膚

  五、常用的除雜方法

  1.雜質(zhì)轉(zhuǎn)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zhuǎn)化為苯酚鈉,利用苯酚鈉易溶于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后,再通過濃硫酸。

  3.沉淀過濾法

  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升華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結(jié)晶法(結(jié)晶和重結(jié)晶)

  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兩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溫度,使硝酸鈉結(jié)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餾的方法;將萃取后的碘單質(zhì)和苯分離可采用蒸餾法。

  8.分液法

  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采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

  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

  欲除去某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可采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六、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

  1.臭氧層空洞——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被氟里昂等氟氯烴破壞而減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線的傷害。

  2.溫室效應(yīng)——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氣溫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環(huán),致使自然災(zāi)害頻繁發(fā)生。

  3.光化學(xué)煙霧——空氣中的污染性氣體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生一系列光化學(xué)反應(yīng)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學(xué)煙霧.空氣中氮的氧化物主要來自石油產(chǎn)品和煤燃燒的產(chǎn)物、汽車尾氣以及制硝酸工廠的廢氣等。

  4.赤潮——海水富營養(yǎng)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

  5.水華——淡水富營養(yǎng)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

  6.酸雨——空氣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霧隨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5.6?諝庵蠸O2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含硫礦石的冶煉和硫酸、磷肥、紙漿生產(chǎn)的工業(yè)廢氣。

  7.汽車尾氣——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CO、氣態(tài)烴以及氣缸中的空氣在放電條件下產(chǎn)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氣污染或造成光化學(xué)煙霧的主要原因。

  8.室內(nèi)污染——由化工產(chǎn)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釋放出的甲醛(HCHO)氣體;建筑材料產(chǎn)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電器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糧食、副食品等在生產(chǎn)、貯存、運輸、加工的過程中,農(nóng)藥、化肥、激素、防腐劑(苯甲酸及其鈉鹽等)、色素、增白劑(“吊白塊”、大蘇打、漂粉精)、調(diào)味劑等,以及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的不恰當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七、常見化學(xué)反應(yīng)

 。ㄒ唬┙饘僭氐姆磻(yīng)

  1.堿金屬的反應(yīng)

  (1)堿金屬單質(zhì)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①與水反應(yīng)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題源信息】鈉與鹽溶液反應(yīng),不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而是先與H2O反應(yīng)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與鹽溶液反應(yīng),鈉與H2O、酸反應(yīng)的實質(zhì)都是與H+反應(yīng),所以鈉與酸溶液反應(yīng)更為劇烈。鈉與熔融的鹽反應(yīng)才可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

 、谂c氧氣反應(yīng)

  4Na+O2===2Na2O(空氣中緩慢氧化)

  2Na+O2點燃=====Na2O2

  2Na2O+O2△=====2Na2O2

  4Li+O2點燃=====2Li2O

  【題源信息】①無論Na與O2反應(yīng)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參與反應(yīng)的Na質(zhì)量相等,則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質(zhì)量大于Na2O的質(zhì)量。

 、谧⒁釴a及其化合物發(fā)生焰色反應(yīng)時火焰顏色均為黃色。

 、垡⒁馔茢囝}中的“題眼”——多步氧化關(guān)系:NaO2――→Na2OO2――→Na2O2。

  (2)堿金屬化合物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貼a2O2

  2H2O+2Na2O2===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SO2+Na2O2===Na2SO4

  【題源信息】1molNa2O2參與反應(yīng)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該結(jié)論常用在考查NA的題目中。Na2O2與CO2和水蒸氣組成的混合氣體反應(yīng)時,應(yīng)先考慮Na2O2與CO2的反應(yīng)。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將具有還原性的物質(zhì)氧化,注意相關(guān)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如將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還原性的溶液中)。

 、贜a2CO3

  Na2CO3+2HCl(過量)===2NaCl+CO2↑+H2O

  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題源信息】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反應(yīng)分兩步進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CO2。兩者滴加的順序不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也不同,這就是不用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Na2CO3溶液和鹽酸的原理。

 、跱aHCO3

  NaHCO3+HCl===NaCl+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Ca(OH)2(不足)===Na2CO3+CaCO3↓+2H2O

  NaHCO3+Ca(OH)2(過量)===CaCO3↓+NaOH+H2O

  【題源信息】a.不能用常壓下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制備NaHCO3晶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

  b.在書寫碳酸氫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時要特別注意兩者量的相對多少。

  c.吸收CO2氣體中的HCl不能用飽和Na2CO3溶液,需用飽和NaHCO3溶液。

 、躈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CO2+2NaOH(過量)===Na2CO3+H2O

  CO2(過量)+NaOH===NaHCO3

  ⑤CO2與NaOH溶液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可能是Na2CO3、NaHCO3或兩者的混合物,可根據(jù)Na+和C守恒法確定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yīng)產(chǎn)物。

  2.Mg的反應(yīng)

  (1)在CO2中燃燒

  2Mg+CO2點燃=====2MgO+C

  (2)在空氣中燃燒

  2Mg+O2點燃=====2MgO3Mg+N2點燃=====Mg3N2

  2Mg+CO2點燃=====2MgO+C

  【題源信息】a.此反應(yīng)在高考中是一個熱點反應(yīng),主要出現(xiàn)在推斷題中,是由金屬單質(zhì)作反應(yīng)物生成非金屬固體單質(zhì)的置換反應(yīng)。

  b.鎂著火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c.常溫下鎂在空氣中與O2反應(yīng)生成一層堅固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所以金屬鎂有抗腐蝕性。

  3.Al及其化合物的反應(yīng)

  (1)鋁片產(chǎn)生氫氣的反應(yīng)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題源信息】鋁單質(zhì)是中學(xué)化學(xué)中典型的既能與酸反應(yīng)、又能與堿反應(yīng)的金屬單質(zhì),這常作為高考中物質(zhì)推斷題的“題眼”。

  (2)鋁熱反應(yīng)

  2Al+Fe2O3高溫=====2Fe+Al2O3

  4Al+3MnO2高溫=====3Mn+2Al2O3

  【題源信息】a.引發(fā)鋁熱反應(yīng)的操作是高考實驗考查的熱點。主要操作是先鋪一層KClO3,插上鎂條,然后點燃鎂條。

  b.注意鋁熱反應(yīng)是中學(xué)化學(xué)中一個金屬單質(zhì)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的置換反應(yīng)。

  c.該反應(yīng)形式常在無機框圖中出現(xiàn),注意反應(yīng)條件(高溫)及信息(鋁熱反應(yīng))。

  (3)Al2O3的反應(yīng)(兩性)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題源信息】由此可知Al2O3是一種既能與酸反應(yīng),又能與堿反應(yīng)的兩性氧化物。

  (4)Al(OH)3的反應(yīng)(兩性)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題源信息】由以上反應(yīng)可知,Al(OH)3是一種既溶于酸又溶于堿的白色沉淀,這是高考推斷題的常見“題眼”。

  (5)鋁鹽的反應(yīng)

  ①鋁鹽與氨水反應(yīng)

  Al3++3NH3·H2O===Al(OH)3↓+3NH4+

  【題源信息】a.不管氨水是否過量,都會發(fā)生此反應(yīng),

  Al(OH)3不溶于過量的氨水。

  b.此反應(yīng)常用于制備Al(OH)3。

 、谄X酸鹽的反應(yīng)

  向偏鋁酸鹽溶液中滴加鹽酸

  NaAlO2+HCl+H2O===Al(OH)3↓+NaCl(少量鹽酸)

  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鹽酸)

  【題源信息】向偏鋁酸鹽中逐滴滴加過量鹽酸的實驗現(xiàn)象是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向偏鋁酸鹽中通入CO2[Al(OH)3不溶于碳酸]

  2AlO2-+CO2+3H2O===2Al(OH)3↓+CO32-(少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足量CO2)

  偏鋁酸鹽與鋁鹽反應(yīng)

  Al3++3AlO2-+6H2O===4Al(OH)3↓

  【題源信息】a.Al3+與AlO2-不能大量共存。

  b.此反應(yīng)是一種最節(jié)省原料的制備Al(OH)3的方案。

  4.鐵及其化合物的反應(yīng)

  (1)鐵單質(zhì)

  3Fe+2O2點燃=====Fe3O4

  Fe+S△=====FeS

  2Fe+3Cl2點燃=====2FeCl3

  3Fe+4H2O(g)高溫=====Fe3O4+4H2

  Fe+2H+===Fe2++H2↑(酸為非氧化性酸)

  Fe+4HNO3(稀)===Fe(NO3)3+NO↑+2H2O(鐵適量)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鐵過量)

  Fe+CuSO4===Cu+FeSO4

  2FeCl3+Fe===3FeCl2

  【題源信息】Fe與O2、H2O(g)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xiàn)e與Cl2反應(yīng)時生成FeCl3,與S反應(yīng)時生成FeS,說明C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常溫下,F(xiàn)e、Al在濃硫酸和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但加熱后繼續(xù)反應(yīng)。

  (2)鐵的化合物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2FeCl2+Cl2===2FeCl3

  Fe3++3SCN-===Fe(SCN)3

  FeCl3+3H2O(沸水)△=====Fe(OH)3(膠體)+3HCl(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Fe2O3·nH2O+3H2O=====鐵發(fā)生吸氧腐蝕生成鐵銹

  【題源信息】①FeCl2溶液與NaOH溶液在空氣中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變化,常用于物質(zhì)推斷。向Fe2+溶液

  中加入硝酸、KMnO4、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質(zhì)時,溶液會出現(xiàn)淺黃綠色→棕黃色的顏色變化,該現(xiàn)象可用于Fe2+的初步檢驗。

 、谥苽銯e(OH)2的方法很多,原則有兩點,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須提前除去,二是反應(yīng)過程中必須與O2隔絕。

  ③Fe3+的檢驗方法較多,如觀察溶液顏色法(棕黃色)、NaOH溶液法(生成紅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紅色溶液),前面兩種方法需溶液中Fe3+濃度較大時才適用,也最靈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檢驗可采用加入KSCN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劑的方法。

  5.銅及其化合物的反應(yīng)

  (1)銅單質(zhì)的反應(yīng)

 、倥c非金屬單質(zhì)反應(yīng)

  2Cu+O2△=====2CuO

  2Cu+S△=====Cu2S

  Cu+Cl2點燃=====CuCl2

  在潮濕空氣中被銹蝕生成銅綠

  2Cu+O2+H2O+CO2===Cu2(OH)2CO3

 、谂c酸反應(yīng)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2)銅的重要化合物

  ①黑色氧化銅高溫分解生成紅色氧化亞銅

  4CuO高溫=====2Cu2O+O2↑

 、谒{色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生成白色無水硫酸銅粉末

  CuSO4·5H2O△=====CuSO4+5H2O

  【題源信息】銅作為不活潑金屬的代表,高考常考查:

  a.銅單質(zhì)的化學(xué)性質(zhì);b.銅的化合物在反應(yīng)中的顏色變化;c.CuSO4·5H2O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分解反應(yīng)的簡單計算。

  (2)①4H2+Fe3O4高溫=====3Fe+4H2O(與其他鐵的氧化物反應(yīng)也可)

 、2Fe2++HClO+H+===2Fe3++Cl-+H2O

  (3)稀硫酸、KMnO4溶液取適量D固體于小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稀硫酸使固體完全溶解,將所得溶液滴入盛有KMnO4溶液的試管中,KMnO4溶液褪色

  【題型解讀】本題考查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及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此類試題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識于一體,具有考查知識面廣、思維容量大、試題區(qū)分度高等特點,考查考生對所學(xué)知識進行重組、轉(zhuǎn)換、遷移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等,一直是高考命題專家的“寵兒”。解答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找準“突破口”,可從物質(zhì)的特殊顏色、特征性質(zhì)、特殊反應(yīng)條件、特殊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連續(xù)氧化關(guān)系、三角關(guān)系、置換反應(yīng)等)、特征數(shù)據(jù)、工業(yè)生產(chǎn)信息等方面進行分析,準確找出“突破口”,繼而完成其他物質(zhì)的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