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語文課件:《漁家傲》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李清照的文學常識;
2、體會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反復誦讀進而感悟詞作主旨;
4、學以致用,積累詞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一、吟詠之聲: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首詞,想一想詞與詩讀起來有什么不同之處?
1、讀準字音
讀準字音
星河欲轉zhuàn、千帆fān、舞聞天語yǔ
嗟jiē日、暮謾màn、有鵬péng正舉
蓬péng舟
2、讀出情感(結合背景,體悟情感)
3、范讀吟唱(詞的特點)
4、比較歸納:
(1)形式不同
這是詩和詞大的不同。詩的每一句句式相同,而詞又叫做“長短句”,顧名思義,詞的每句不要求字數(shù)相同。
(2)內容不同:
詩詞的題材內容也有很大差異。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fā)的主要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詞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個人生活、相思離別為主,抒發(fā)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二、會意忘食:
結合所給注釋,嘗試理解詞中所寫的內容,有不解之處,做好記錄在小組內討論。
拂曉時大風狂舞,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銀河中波濤洶涌,像要使整條河翻轉過來似的。河中許許多多帆船在滾滾的大浪中顛撲。我仿佛夢中回到了天地那兒,聽到天帝好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還很遠,可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我學詩空有驚人的句子。大鵬已經高翔在九萬里風之上,大風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
分析
上闕(片):描繪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展現(xiàn)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下闕(片):詞人借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fā)胸臆,感嘆遭逢不幸,渴望找到幸福。
主題:該詞通過夢境展現(xiàn)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通過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fā)胸臆,感嘆自己空有卓越的才華,雖辛苦求索,終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地表現(xiàn)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
三、匯流成淵
想想你還知道李清照的哪些作品,挑選你喜歡的一句背給大家聽?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欲)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篇二】初中語文課件:《漁家傲》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李清照的文學常識;
2、體會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反復誦讀進而感悟詞作主旨;
4、背誦默寫全詞。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兼工詩文,并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享有崇高聲譽。主要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指導朗讀
1、讀準節(jié)奏
漁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讀準字音
星河欲轉zhuàn、千帆fān、舞聞天語yǔ
嗟jiē日、暮謾màn、有鵬péng正舉
蓬péng舟
字詞注釋
【1】星河:銀河。
【2】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3】天語:天帝的話語。
【4】嗟,慨嘆。
【5】謾:徒,空。
【6】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7】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
【8】吹取:吹得。
【9】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翻譯詞句
拂曉時大風狂舞,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銀河中波濤洶涌,像要使整條河翻轉過來似的。河中許許多多帆船在滾滾的大浪中顛撲。我仿佛夢中回到了天地那兒,聽到天帝好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還很遠,可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我學詩空有驚人的句子。大鵬已經高翔在九萬里風之上,大風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
分析
上闕(片):描繪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展現(xiàn)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下闕(片):詞人借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fā)胸臆,感嘆遭逢不幸,渴望找到幸福。
閱讀理解
1、這首詞的內容能用哪一個詞來概括?
2、結合詞中內容說一說她在夢中看到了什么?
明確:四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大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
3、詞人著力描寫夢境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①詞人借夢境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充分表現(xiàn)了她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及人生際遇坎坷的感懷。
、谠~人還借虛幻夢境表達對自由的渴望,對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xiàn),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仙境,在這夢境中尋求出路。
4、第三句至第七句為什么寫詩人與天帝的問答?
明確:以此表現(xiàn)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5、“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中“嗟”“謾”二字值得品味,請根據(jù)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tài),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爸櫋弊至髀冻鲂闹械陌г广皭潱阂皇强沼性娗樵姴,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憤懣。
6、作者為什么夢想到三山中去?是否是消極避世,想以死來擺脫困境?
明確:①環(huán)境優(yōu)美,十分和平,與黑暗現(xiàn)實不同,這里沒有戰(zhàn)亂,沒有生離死別;詞人飽讀詩書、滿腹才華,渴望在這個仙境里得到施展,實現(xiàn)理想。
、谒乃枷牖顒,并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
賞析詞句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描繪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壯麗景色。這里,“星河”,即銀河。意思是說,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顯得曙色朦朧。而透過云霧遠遠望去,銀河中波濤洶涌,象要使整條河翻轉過來似的。河中許許多多帆船在滾滾的大浪中顛撲,風帆擺動得象在銀河中起舞一樣。
“仿佛夢魂歸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宮殿。其實,這是人們在經歷了千辛萬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夢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彼犞斓墼趯λf話,殷勤地問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天涯,備受排擠與打擊,嘗盡了人間的白眼,如今天帝這么關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溫暖啊!作者這么寫,不管其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已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譏諷了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币馑际钦f,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不要停止地吹著,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梢娝膲粝胂删,正是她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的表現(xiàn)。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著戰(zhàn)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xiàn)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并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xiàn)實意義的。
小結
這首詞,“夢歸”是關鍵,全詞寫夢境,籠罩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風格上走豪放一路,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開闊的意境。梁啟超評價這首詞說:“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主題
該詞通過夢境展現(xiàn)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通過回答天帝的問話,抒發(fā)胸臆,感嘆自己空有卓越的才華,雖辛苦求索,終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地表現(xiàn)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