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ń鉀Q“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向陽客車廠原計劃生產(chǎn)客車5000輛,實際生產(chǎn)5500輛。實際比計劃多生產(chǎn)百分之幾?
分析與解:要求“實際比計劃多生產(chǎn)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比計劃多生產(chǎn)的輛數(shù)占計劃產(chǎn)量的百分之幾,把原計劃產(chǎn)量看作單位“1”。兩者之間的關系可用線段圖表示。
點評:想一想,在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中的最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式:“單位1×分率=分率對應的量”,如果和百分數(shù)應用題結合起來,求一種量比另一種量多(少)百分之幾,實際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單位1”。
(難點突破)
一筐蘋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蘋果輕20%
點評:在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中,關鍵還是要找準單位“1”的量。從結論可以得出“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另一個數(shù)就比一個數(shù)少百分之幾!边@句話是錯的。為什么呢?把兩個百分之幾比較一下,就可以得出這兩個百分之幾對應的量是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的量或另一個數(shù)比一個數(shù)少的量,而這兩種說法是相同的,也就表示的是同一個量;而單位“1”一個是梨,一個是蘋果,所以這兩個百分之幾是不可能相等的。
【篇二】
方明將1500元存入銀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50%。兩年后方明取款時要按5%繳納利息稅,到期后方明實得利息多少元?
錯誤解答:1500×4.50%×(1-5%)=64.125(元)≈64.13(元)
分析原因:稅后實得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5%),這里漏乘了時間。
正確解答:1500×2×4.50%×(1-5%)=128.25(元)
答:到期后方明實得利息128.25元。
點評:求利率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時要扣掉利息稅,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利息稅的稅率是5%,所以利息分稅前利息和稅后利息,在做題時要注意區(qū)分。但也有一些是不需要繳利息稅的,比如:國家建設債券、教育儲蓄等。
。ㄇ笳劭郏┮槐緯F(xiàn)價6.4元,比原價便宜1.6元。這本書是打幾折出售的?
分析與解:打了幾折是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只要用實際售價除以原價。
6.4+1.6=8(元)
6.4÷8=80%=八折
答:這本書是打八折出售的。
點評:幾折就是百分之幾十,幾幾折就是百分之幾十幾,同一商品打的折數(shù)越低,售價也就越低。在折數(shù)的題目中,打幾折就是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十出售,它并不代表增加或減少的數(shù)額。
。ㄒ阎劭矍笤瓋r)
“國慶”商場促銷,一套西服打八五折出售是1020元,這套西服原價多少元?
分析與解:打八五折出售,即實際售價相當于原價的85%。已知原價的85%是1020元,要求原價是多少,可以列方程解答。
原價×85%=實際售價
解:設這套西服原價x元。
。85%=1020
x=1020÷85%
。=1200
檢驗:(1)用現(xiàn)價除以原價看是否打了八五折。
1020÷1200=0.85=85%
。2)看原價的85%是不是1020元。
1200×85%=1020(元)
經(jīng)檢驗,答案符合題意。
答:這套西服原價1200元。
【篇三】
。ê蛻{稅額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一批電冰箱,原來每臺售價2000元,現(xiàn)促銷打九折出售,有一顧客購買時,要求再打九折,如果能夠成交,售價是多少元?
分析與解:“促銷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價的百分之九十出售,用“原價×90%”,“再打九折”是在促銷價的基礎上打九折,要用促銷價乘90%。
2000×90%×90%
=1800×90%
=1620(元)
答:如果能夠成交,售價是1620元。
點評:題目的關鍵是“再打九折”表示的意思是在促銷價的基礎上再打九折,單位“1”的量是促銷價,即原價打九折后的價錢,這是易錯點,要多加注意。
。ǹ键c*)
商店以40元的價錢賣出一件商品,虧了20%。這件商品原價多少元,虧了多少元?
分析與解:以40元的價錢賣出,說明實際售價是40元;虧了20%,即虧了原價的20%,因此實際售價相當于原價的(1-20%)。
解:設這件商品原價x元。
。粒1-20%)=40
x×80%=40
。=50
50×20%=10(元)
答:這件商品原價50元,虧了10元。
。ǹ键c*)
某商店同時賣出兩件商品,每件各得3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虧本20%。這個商店賣出這兩件商品總體上是盈利還是虧本?具體是多少?
分析與解:盈利20%,即售出價是成本價的(1+20%);虧本20%,即售出價是成本價的(1-20%)。兩件商品的售出價都是30元,可分別算出兩件商品的成本價。
30÷(1+20%)=25(元)
30÷(1-20%)=37.5(元)
25+37.5=62.5(元)
62.5–60=2.5(元)
答:這個商店賣出這兩件商品總體上是虧本,虧本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