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一
客車和貨車分別從甲、乙兩站同時相向開出,第一次相遇在離甲站4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輛車仍以原速度繼續(xù)前進,客車到達乙站、貨車到達甲站后均立即返回,結(jié)果它們又在離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兩站之間的距離。答案與解析:
第一次相遇時,客車、貨車共行走了1倍的甲、乙全長;也就是第二次相遇距出發(fā)時間是第一次相遇距出發(fā)時間的3倍,第一次甲行走了40千米,則第二次甲行走了40×3=120千米。那么有120-20=100千米即為甲、乙的全長。
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二
三個自然數(shù),的比最小的大6,另一個是它們的平均數(shù),且三數(shù)的乘積是42560。求這三個自然數(shù)。答案與解析:先大概估計一下,30×30×30=27000,遠小于42560。40×40×40=64000,遠大于42560。因此,要求的三個自然數(shù)在30~40之間。
解:42560=26×5×7×19
=25×(5×7)×(19×2)
=32×35×38(合題意)
要求的三個自然數(shù)分別是32、35和38。
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三
一位少年短跑選手,順風跑90米用了10秒鐘。在同樣的風速下,逆風跑70米,也用了10秒鐘。問:在無風的時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答案與解析:
順風時速度=90÷10=9(米/秒),逆風時速度=70÷10=7(米/秒)
無風時速度=(9+7)×1/2=8(米/秒),無風時跑100米需要100÷8=12.5(秒)
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四
試問,能否將由1至100這100個自然數(shù)排列在圓周上,使得在任何5個相連的數(shù)中,都至少有兩個數(shù)可被3整除?如果回答:“可以”,則只要舉出一種排法;如果回答:“不能”,則需給出說明。考點:數(shù)的整除特征。
答案與解析:根據(jù)題意,可采用假設的方法進行分析,100個自然數(shù)任意的5個數(shù)相連,可以分成20個組,使得在任何5個相連的數(shù)中,都至少有兩個數(shù)可被3整除,那么會有40個數(shù)是3的倍數(shù),事實上在1至100的自然數(shù)中只有33個是3倍數(shù),所以不能。
解答:假設能夠按照題目要求在圓周上排列所述的100個數(shù),
按所排列順序?qū)⑺鼈兠?個分為一組,可得20組,
其中每兩組都沒有共同的數(shù),于是,在每一組的5個數(shù)中都至少有兩個數(shù)是3的倍數(shù)。
從而一共會有不少于40個數(shù)是3的倍數(shù)。但事實上在1至100的這100個自然數(shù)中只有33個數(shù)是3的倍數(shù),
導致矛盾,所以不能。
答:不能。
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五
灰太狼對小灰灰說:“我現(xiàn)在的年齡是你的7倍,過幾年就是你的6倍,再過若干年就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蹦阒阑姨呛托』一椰F(xiàn)在的年齡嗎?解答與解析:
灰太狼和小灰灰的年齡差是不會變的,他們的年齡差是6、5、4、3、2的公倍數(shù),又考慮到年齡的實際問題,取最小公倍數(shù)60,F(xiàn)在灰太狼的年齡是小灰灰的7倍,所以爺爺70歲,小明10歲。
這道題是一道年齡與公倍數(shù)混合的問題。抓住年齡差是永遠不會變的,從給出的條件入手,找出最小公倍數(shù)。
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及答案與解析篇六
100個和尚140個饃,大和尚1人分3個饃,小和尚1人分1個饃。問: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答案與解析:
本題由中國古算名題“百僧分饃問題”演變而得。如果將大和尚、小和尚分別看作雞和兔,饃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雞兔同籠問題,可以用假設法來解。
假設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饃300個,比實際多300-140=160(個),F(xiàn)在以小和尚去換大和尚,每換一個總?cè)藬?shù)不變,而饃就要減少3—1=2(個),因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
100-80=20(人)。
同樣,也可以假設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