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一
1、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需要9分鐘,那么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5段,需要多少分?解析: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只鋸出了(3-1)個鋸口,這樣就可以求出鋸出每個鋸口所需要的
時間,進一步即可以求出鋸成5段所需的時間。
解:9÷(3-1)×(5-1)=18(分)
答:鋸成5段需要18分鐘。
2、有四個數(shù),其中每三個數(shù)的和分別是45,46,49,52,那么這四個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數(shù)是多少?
解析:把4個數(shù)全加起來就是每個數(shù)都加了3遍,所以,這四個數(shù)的和等于(45+46+49+52)÷3=64。用總數(shù)減去的三數(shù)之和,就是這四個數(shù)中的最小數(shù),即64-52=12。
2.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
1、上午6時從汽車站同時發(fā)出1路和2路公共汽車,1路車每隔12分鐘發(fā)一次,2路車每隔18分鐘發(fā)一次,求下次同時發(fā)車時間。分析:1路和2路下次同時發(fā)車時,所經(jīng)過的時間必須既是12分的倍數(shù),又是18分的倍數(shù)。
也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36
6時+36分=6時36分
答:下次同時發(fā)車時間是上午6時36分。
2、甲乙兩人同時從相距135千米的兩地相對而行,經(jīng)過3小時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兩人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由題意知,甲乙速度和是(135÷3)千米,這個速度和是乙的速度的(2+1)倍。
解:135÷3÷(2+1)=15(千米)
15×2=30(千米)
答:甲、乙每小時分別行30千米、15千米。
3.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三
1、某校安排學生宿舍,如果每間5人,則有14人沒有床位;如果每間7人,則多4個床位。該校有宿舍_____間,學生_____人。解:(14+4)÷(7-5)=9(間)
9×5+14=59(人)。
2、用庫存化肥給麥田施肥,如果每公畝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畝施5千克,則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畝麥田,庫存化肥_____千克。
解:(300+200)÷(6-5)=500(公畝);
500×5+300=2800(千克)。
3、某校學生參加勞動,分成若干組,如果10人一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組,差10人。參加勞動的有_____人。
解:10÷(12-10)=5(組),5×10=50(人)
4.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四
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還剩下80千克。桶里原來有水多少千克?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2、甲、乙兩書架共有圖書200本,甲書架的圖書數(shù)比乙書架的3倍少16本。甲、乙兩書架上各有圖書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3、小燕買一套衣服用去185元,問上衣和褲子各多少元?
褲子:(185-5)÷(2+1)=60(元);
上衣:60×2+5=125(元)。
5.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五
1、學校里買來了5個保溫瓶和10個茶杯,共用了90元錢。每個保溫瓶是每個茶杯價錢的4倍,每個保溫瓶和每個茶杯各多少元?想:根據(jù)每個保溫瓶的價錢是每個茶杯的4倍,可把5個保溫瓶的價錢轉化為20個茶杯的價錢。這樣就可把5個保溫瓶和10個茶杯共用的90元錢,看作30個茶杯共用的錢數(shù)。
解:每個茶杯的價錢:
90÷(4×5+10)=3(元)
每個保溫瓶的價錢:
3×4=12(元)
答:每個保溫瓶12元,每個茶杯3元。
2、兩個數(shù)的和是572,其中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后,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這兩個數(shù)分別是多少?
想:已知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可知第一個加數(shù)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倍,那么兩個加數(shù)的和572,就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1)倍。
解:第一個加數(shù):
572÷(10+1)=52
第二個加數(shù):
52×10=520
答: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是52和520。
6.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六
1、小紅和小強同時從家里出發(fā)相向而行。小紅每分走52米,小強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處相遇。若小紅提前4分出發(fā),且速度不變,小強每分走90米,則兩人仍在A處相遇。小紅和小強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解:因為小紅的速度不變,相遇地點不變,所以小紅兩次從出發(fā)到相遇的時間相同。也就是說,小強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
。70×4)÷(90-70)=14(分)
可知,小強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兩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2、小明和小軍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若兩人按原定速度前進,則4時相遇;若兩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時,則3時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時多走1千米,兩人3時共多走6千米,這6千米相當于兩人按原定速度1時走的距離。所以甲、乙兩地相距6×4=24(千米)。
7.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七
1、乙、丙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解:以甲數(shù)為7份,則乙、丙兩數(shù)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數(shù)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1:7。
2、五年級同學參加校辦工廠糊紙盒勞動,平均每人糊了76個。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個,并且其中有一個同學糊了88個,如果不把這個同學計算在內(nèi),那么平均每人糊74個。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多少個?
解:當把糊了88個紙盒的同學計算在內(nèi)時,因為他比其余同學的平均數(shù)多88-74=14(個),而使大家的平均數(shù)增加了76-74=2(個),說明總人數(shù)是14÷2=7(人)。因此糊得最快的同學最多糊了
74×6-70×5=94(個)。
8.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八
1、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2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3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2、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65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62千米。經(jīng)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3、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同時從相距378千米的兩地出發(fā),相對開出。汽車每小時行72千米,是摩托車速度的2倍,經(jīng)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參考答案:
1、解:78×(3+1)+62×3=78×4+186=312+186=498(千米)
答:兩地間的鐵路長498千米。
2、解:65×3+62×3=195+186=381(千米)
答:經(jīng)過3小時,兩車相距381千米。
3、解:78÷(72+72÷2)=378÷108=3.5(小時)
答:經(jīng)過3。5時間兩車相遇。
9.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九
1、買一盆花要120元,買4盆送一盆,學校要用25盆花,最少要花多少錢?2、一頭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飼養(yǎng)員準備了6噸食物,夠大象吃上20天嗎?
3、買一束鮮花20元,買4束送1束。李阿姨一次買4束,每束便宜多少錢?
參考答案:
1、買5盆花4盆的錢,實際每盆花[120×4÷(4+1)]元。單價×數(shù)量=總價。(25盆正好是5盆的倍數(shù))
解:[120×4÷(4+1)]×25=96×25=2400(元)
答:最少要花2400元。
2、解:350×20=7000(千克)
7000千克=7噸
7噸>6噸
答:不夠。
3、解:20-[20×4÷(4+1)]=20-16=4(元)
答:每束便宜4元錢。
10.四年級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
1、工人叔叔3小時做24個零件,照這樣計算,他8小時做多少個零件?2、王大爺帶了花1500元錢去買化肥,買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錢?
3、張大爺買15只小豬用7455元,他還想再買30只這樣的小豬,他還要準備多少錢?
參考答案:
1、每小時生產(chǎn)的零件×時間=零件總數(shù)
解:(24÷3)×8=8×8=64(個)
答:他8小時做64個零件。
2、總價÷數(shù)量=單價
解:(1500-15)÷9=1485÷9=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單價×數(shù)量=總價
解:(7455÷15)×30=497×30=14910(元)
答:他還要準備149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