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一
1、25×16×125=25×2×8×125
=50000
2、13×99
=13×(100-1)
=1300-13
=1287
3、75000÷125÷15
=75×1000÷125÷15
=75÷15×1000÷125
=5×8
=40
2.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
【試題】計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分析】題目要求的是從2到1000的偶數(shù)之和減去從1到999的奇數(shù)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運算法則去求解,需要計算兩個等差數(shù)列之和,比較麻煩。但是觀察兩個擴號內(nèi)的對應(yīng)項,可以發(fā)現(xiàn)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對算式進行分組運算。
解法一、分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
=1+1+1+…+1+1+1(500個1)
=500
解法二、等差數(shù)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3.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三
1、一條路長100米,從頭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樹,共栽多少棵樹?答案: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樹10+1=11棵。
2、12棵柳樹排成一排,在每兩棵柳樹中間種3棵桃樹,共種多少棵桃樹?
答案: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長的木條,要鋸成10厘米長的小段,需要鋸幾次?
答案:200÷10=20段,20-1=19次。
4.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四
1、王老師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費,又把剩余錢的一半又50元儲蓄起來,這時還剩40元給孩子交學費書本費。他這個月收入多少元?答案:[(40+50)×2+20]×2=400(元)答:他這個月收入400元。
2、一個人沿著大提走了全長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還剩下1千米,問:大提全長多少千米?
答案:1×2×2=4千米
3、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這堆零件的一半又10個,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個,還剩下25個沒有加工。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答案:(25+10)×2=70個,(70+10)×2=160個。綜合算式:【(25+10)×2+10】×2=160個
5.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五
1、小明、小華捉完魚。小明說:“如果你把你捉的魚給我1條,我的魚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給你1條,咱們就一樣多了。“請算出兩個各捉了多少條魚。答案:小明比小華多1×2=2(條)。如果小華給小明1條魚,那么小明比小華多2+1×2=4(條),這時小華有魚4÷(2-1)=4(條)。原來小華有魚4+1=5(條),原來小明有魚5+2=7(條)。
2、甲、乙、丙三人年齡之和是94歲,且甲的2倍比丙多5歲,乙2倍比丙多19歲,問: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答案:如果每個人的年齡都擴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齡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減少5歲,乙再減少19歲,那么三人的年齡的和是188-5-19=164(歲),這時甲的年齡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齡是甲的兩倍。同樣,這時丙的年齡也是乙兩倍。所以這時甲、乙的年齡都是164÷(1+1+2)=41(歲),即原來丙的年齡是41歲。甲原來的年齡是(41+5)÷2=23(歲),乙原來的年齡是(41+19)÷2=30(歲)。
6.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六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75,3,74,3,73,3,(),()。答案:72,3。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1,4,5,4,9,4,(),()。
答案:奇數(shù)項構(gòu)成數(shù)列1,5,9……,每一項比前一項多4;偶數(shù)項都是4,所以應(yīng)填13,4
7.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七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2,3,4,5,8,7,(),()。答案:將原數(shù)列拆分成兩列,應(yīng)填:16,9。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數(shù)項是它前面的奇數(shù)項的2倍;又8=6+2,18=16+2,即從第三項起,奇數(shù)項比它前面的偶數(shù)項多2。所以應(yīng)填:36,38。
8.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八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1,4,3,8,5,12,7,()。答案:奇數(shù)項構(gòu)成數(shù)列1,3,5,7,…,每一項比前一項多2;偶數(shù)項構(gòu)成數(shù)列4,8,12,…,每一項比前一項多4,所以應(yīng)填:16。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0,1,3,8,21,55,(),()。
答案:144,377。
9.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九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3,2,6,2,12,2,(),()。答案:24,2。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76,2,75,3,74,4,(),()。
答案:將原數(shù)列拆分成兩列,應(yīng)填:73,5。
10.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
1、計算:18+19+20+21+22+23答案:原式=(18+23)×6÷2=123
2、計算: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答案:原式=(100+114)×8÷2=856
11.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一
1、995+996+997+998+999答案:原式=(995+999)×5÷2=4985
2、(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
答案:第一個括號內(nèi)的項數(shù)為(1999-11)÷2+1=995,所以原式=(1999-1998)+(1997-1996)+…+(13-12)+11=1×994+11=1005
12.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二
1、某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共528人,排成四路縱隊去看電影,隊伍進行的速度是每分25米,前后兩人都相距1米,現(xiàn)在隊伍要走過一座橋,整個隊伍從上橋到離橋共需16分,這座橋走多少米?解:隊伍長:1×(528÷4-1)=131(米)
隊伍行進的路程:25×16=400(米)
橋長:400-131=269(米)
答:這座橋長269米。
2、某人沿著鐵路邊的便道步行,一列貨車從身后開來,從他身旁通過的時間是15秒鐘,貨車長105米,每小時行駛28.8千米,求步行人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解:(1000×28.8)÷(60×60)-105÷15
=8-7
=1(米/秒)
1×60×60=3.6(千米/時)
答:步行人每小時行3.6千米。
13.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三
1、一列火車長200米,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過一條隧道,從車頭進洞到車尾離洞,一共用了40秒。這條隧道長多少米?分析:火車從車頭進洞到車尾離洞,共走車長+隧道長。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
解:火車40秒所行路程:8×40=320(米)
隧道長度:30=120(米)
答:這條隧道長120米。
2、一列火車長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駛,小華以每秒2米的速度從對面走來,經(jīng)過幾秒鐘后火車從小華身邊通過?
解:火車與小華的速度和:15+2=17(米/秒)
相距距離就是一個火車車長:119米
經(jīng)過時間:119÷17=7(秒)
答:經(jīng)過7秒鐘后火車從小華身邊通過。
14.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四
1、明明、紅紅兩人的平均體重是32千克,加上英英的體重后,他們的平均體重就上升了1千克。英英重多少千克?解:
。32+1)×3-32×2
=99-64
=35(千克),所以英英重35千克。
2、期中考試后,王英的語文、數(shù)學平均成績是92分,加上英語后,三門的平均成績是93分。英語考了多少分?
解:93×3-92×2
=279-184
=95(分)
答:王英英語考試的成績是95分。
15.四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五
1、甲、乙兩人沿400米環(huán)形跑道練習跑步,兩人同時從跑道的同一地點向相反方向跑去。相遇后甲比原來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來速度減少2米/秒,結(jié)果都用24秒同時回到原地。求甲原來的速度。解:因為相遇前后甲、乙兩人的速度和不變,相遇后兩人合跑一圈用24秒,所以相遇前兩人合跑一圈也用24秒,即24秒時兩人相遇。
設(shè)甲原來每秒跑x米,則相遇后每秒跑(x+2)米。因為甲在相遇前后各跑了24秒,共跑400米,所以有24x+24(x+2)=400,解得x=7又1/3米。
2、甲、乙兩車分別沿公路從A,B兩站同時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5倍,甲、乙兩車到達途中C站的時刻分別為5:00和16:00,兩車相遇是什么時刻?
解:9∶24。解:甲車到達C站時,乙車還需16-5=11(時)才能到達C站。乙車行11時的路程,兩車相遇需11÷(1+1.5)=4.4(時)=4時24分,所以相遇時刻是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