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一
1、甲、乙兩個建筑隊原有水泥重量的比是4:3。甲隊給乙隊54噸水泥后,甲、乙兩隊水泥重量的比是3:4。原來甲隊有水泥多少噸?2、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4/7,兩書架上各增加154本后,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甲、乙兩書架上原來各有多少本書?
【答案】1、原來甲隊有水泥216噸。
2、甲書架原有書56本,乙書架原有書98本。
2.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
1、一輛汽車在甲、乙兩站間行駛,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時(停車時間不算在內(nèi))。汽車去時每小時行45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3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做3000個零件比乙做2400個零件多用1小時,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5。甲、乙每小時各做多少個?
【答案】1、甲乙兩地相距72千米。
2、甲每小時做120個零件,乙每小時做100個零件。
3.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三
求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應用同余性質(zhì)(2)可將1992×59轉(zhuǎn)化為求1992除以7和59除以7的余數(shù)的乘積,使計算簡化。1992除以7余4,59除以7余3。根據(jù)同余性質(zhì),“4×3”除以7的余數(shù)與“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應該是相同的,通過求“4×3”除以7的余數(shù)就可知道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了。
因為1992×59≡4×3≡5(mod7)
所以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是5。
4.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四
1、已知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求2008年元旦是星期幾?2、已知2002年的“七月一日”是星期一。求2015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幾?
3、今天是星期四,再過36515是星期幾?
【答案】1、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
2、2015年10月1日是星期四。
3、36515天是星期五。
5.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五
(1)2+3+4+5+15+16+17+18+20=。2)5+10+11+12+13+14+15+16+17+18+19=
(3)21+22+23+24+25+26+27+28+29=
答案:(1)2+3+4+5+15+16+17+18+20=100
。2)5+10+11+12+13+14+15+16+17+18+19=150
。3)21+22+23+24+25+26+27+28+29=225
6.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六
小明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走6千米,回時每小時走9千米,來回共用5小時。小明來回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析】
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速度比=6:9=2:3
時間比=3:2
3+2=5小時,正好
S=6×3=18千米
來回為18×2=36千米
7.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七
晶晶用圍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圍棋子14個。晶晶擺這個方陣共用圍棋子多少個?答案答案:
方陣每向里面一層,每邊的個數(shù)就減少2個。知道最外面一層每邊放14個,就可以求第二層及第三層每邊個數(shù)。知道各層每邊的個數(shù),就可以求出各層總數(shù)。
解:最外邊一層棋子個數(shù):(14-1)×4=52(個)
第二層棋子個數(shù):(14-2-1)×4=44(個)
第三層棋子個數(shù):(14-2×2-1)×4=36(個)。
擺這個方陣共用棋子:52+44+36=132(個)
還可以這樣想:中空方陣總個數(shù)=(每邊個數(shù)一層數(shù))×層數(shù)×4進行計算。
解:(14-3)×3×4=132(個)
答:擺這個方陣共需132個圍棋子。
8.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八
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9.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九
乙、丙兩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解:以甲數(shù)為7份,則乙、丙兩數(shù)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數(shù)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與甲數(shù)之比是11:7。
10.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
小明和小軍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若兩人按原定速度前進,則4時相遇;若兩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時,則3時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時多走1千米,兩人3時共多走6千米,這6千米相當于兩人按原定速度1時走的距離。所以甲、乙兩地相距6×4=24(千米)
11.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一
幼兒園的老師們捧著3只紙箱,給大班的小朋友送來好吃的東西。大紙箱里有74只桔子,中等大小的紙箱里有200塊餅干,小紙箱里有120顆糖。平均分發(fā)完畢,每種小食品都剩下些零頭,紙箱里還有2只桔子、12棵糖和20塊餅干。大班里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解答:帶來74只桔子,還剩2只,發(fā)下去的是72只?梢姶蟀嘈∨笥训娜藬(shù)是72的。約數(shù);帶來200塊餅干,還剩20塊,發(fā)下去的是180塊?梢姶蟀嘈∨笥训娜藬(shù)也是180的約數(shù)。帶來120顆糖,還剩12顆,發(fā)下去的是108顆?梢姶蟀嘈∨笥训娜藬(shù)又是108的約數(shù)。所以,大班小朋友的人數(shù)是72、180和108的公約數(shù)。3個數(shù)72、180和108的公約數(shù)是36,其余公約數(shù)都不超過18。由于發(fā)到后來剩下的零頭里有20塊餅干,可見小朋友的人數(shù)大于20。所以大班的小朋友共有36人。幸虧餅干剩得多,如果剩下的餅干只有17塊,就不能確定人數(shù)是36個還是18個了。
12.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二
甲、乙兩隊共同修一條長400米的公路,甲隊從東往西修4天,乙隊從西往東修5天,正好修完,甲隊比乙隊每天多修10米。甲、乙兩隊每天共修多少米?想:根據(jù)甲隊每天比乙隊多修10米,可以這樣考慮:如果把甲隊修的4天看作和乙隊4天修的同樣多,那么總長度就減少4個10米,這時的長度相當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隊每天修的米數(shù),進而再求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解:乙每天修的米數(shù):
。400-10×4)÷(4+5)
=(400-40)÷9
=360÷9
=40(米)
甲乙兩隊每天共修的米數(shù):
40×2+10=80+10=90(米)
答:兩隊每天修90米。
13.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三
某校學生植樹,每人分擔2棵樹的任務,若一個人單干,挖一個坑需要10分鐘,取樹苗(每人每次多可取4棵)需20分鐘,運水(每人每次運的水可澆4棵樹)需要20分鐘,栽1棵樹需要10分鐘,問一個人單干需要多少分鐘?若兩個人合作統(tǒng)籌安排需要多少分鐘? 答案:一個人需要10×2+20+20+10×2=80分鐘;兩個人需要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取樹苗)+20(一個人挖2個坑,一個人2栽棵樹)+20(一個人栽2棵樹,一個人運水)=60分鐘。
14.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四
正方形操場四周栽了一圈樹,四個角上都栽了樹,每兩棵樹相隔5米。甲、乙從一個角上同時出發(fā),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一個彎之后的第5棵樹與甲相遇(把角上的樹看作第一棵樹)。操場四周栽了多少棵樹? 答案:因為甲的速度是乙的兩倍,乙走了操場的一條邊,甲走了兩條邊,乙拐了一個彎之后走到第5棵樹,實際走了4個間隔,那么甲應該走了8個間隔,相遇的樹就是甲拐彎以后走的第9棵樹,所以這一邊有9+4=13(棵)樹。操場周圍的`樹一共有(13-1)×4=48(棵)。
15.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五
某街道從東往西按照五面紅旗、三面黃旗、四面綠旗、兩面粉旗的規(guī)律排列,共懸掛1995面彩旗,你能算出從西往東數(shù)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顏色的嗎?答案與解析:
從西往東倒數(shù)第100面彩旗,是從東往西正數(shù)第幾面彩旗呢?
這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從西往東倒數(shù)第100面彩旗相當于從東往西正數(shù)第1896面彩旗,因為1995—100+1=1896已知按“五紅、三黃、四綠、兩粉”的規(guī)律排列,即每14面彩旗又重復出現(xiàn)。
1896÷(5+3+4+2)=135……6余數(shù)為6,所以正數(shù)第1896面彩旗為黃色。
16.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六
1、找規(guī)律:①1、2、5、8、()、()、17②8、8、10、6、12、4、()、()
答案:①1、2、5、8、(11)、(14)、17
②8、8、10、6、12、4、(14)、(2)
2、找規(guī)律:1、2、3、2、3、4、3、4、5、()、()
16、3、8、9、4、()、()
答案:1、2、3、2、3、4、3、4、5、(4)、(5)
16、3、8、9、4、(27)、(2)
17.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七
虹橋小學舉行科技知識競賽,同學們對一貫刻苦學習、愛好讀書的四名學生的成績作了如下估計:。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
(3)甲得第二,丁得死四。
比賽結(jié)果一公布,果然是這四名學生獲得前4名。但以上三種估計,每一種只對了一半錯了一半。請問他們各得第幾名?
同學們的預測里有真有假。但是后公布的結(jié)果中,他們都只預測對了一半。我們可以用假設法假設某人前半句對后半句錯,如果不成立,再從相反方向思考推理。
假設(1)中“丙得第一”說錯了,則(1)中“乙得第二”說對了;(1)中“乙得第二”說對了,則(2)中“丙得第二”說錯了;(2)中“丙得第二”說錯了,“丁得第三”說對了;(2)中“丁得第三”說對了,(3)中“丁得第四”說錯了;(3)中“丁得第四”說錯了,則(3)中“甲得第二”說對了,這與初的假設相矛盾。
所以,正確答案是:丙得死一,丁得第三,甲得第二,乙得第四。
18.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八
已知一張桌子的價錢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想:由已知條件可知,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價錢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價錢。再根據(jù)椅子的價錢,就可求得一張桌子的價錢。
解:一把椅子的價錢:
288÷(10-1)=32(元)
一張桌子的價錢:
32×10=320(元)
答:一張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19.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九
算式28÷()=()……4中,除數(shù)和商各是多少? 思路導航:根據(jù)“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可以得知“除數(shù)×商=被除數(shù)-余數(shù)”,所以本題中商×除數(shù)=28-4=24。這兩個數(shù)可能是1和24,2和12,3和8,4和6,又因為余數(shù)為4,因此除數(shù)可以是24、12、8、6,商分別為1、2、3、4。
20.小學生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十
用一批紙裝訂一種練習本。如果已裝訂120本,剩下的紙是這批紙的40%;如果裝訂了185本,則還剩下1350張紙。這批紙一共有多少張?答案與解析:方法一:120本對應(1-40%=)60%的總量,那么總量為120÷60%=200本。當裝訂了185本時,還剩下200-185:15本未裝訂,對應為1350張,所以每本需紙張:1350÷15=90張,那么200本需200×90=18000張。即這批紙共有18000張。
方法二:裝訂120本,剩下40%的紙,即用了60%的紙。那么裝訂185本,需用185×(60%÷120)=92.5%的紙,即剩下1-92.5%=7.5%的紙,為1350張。所以這批紙共有1350÷7.5%=18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