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一
北京市出租車計價規(guī)則如下:行程不超過3公里,收起步價13元;超過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2.3元(不足1公里按1公里計算)。(1)若乘坐出租車2公里,則應繳__________元車費;
(2)若乘坐出租車8公里,則應繳__________元車費;
(3)小明從學校做出租車到家,共付出租車車費36元,求學校到小明家的路程?
【答案】
(1)13
(2)24.5
(3)13公里
【解析】
(1)2<3,故乘坐出租車2公里應繳起步價13元。
(2)乘坐出租車8公里應繳元13+2.3×(8-3)=24.5元。
(3)超出3公里部分為(36-13)÷2.3=10公里,故學校到小明家的路程為3+10=13公里。
2.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二
1、通州某樓盤準備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價格對外銷售,由于國務院有關房地產(chǎn)的新政策出臺后,購房者持幣觀望,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為了加快資金周轉,對價格進行了兩次下調(diào),每次均降價10%。(1)兩次下調(diào)后的銷售價格是每平方米多少元?
(2)某人在價格下調(diào)兩次后,準備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開發(fā)商給予以下兩種優(yōu)惠方案以供選擇:①打9.8折銷售;②不打折,一次性送裝修費每平方米80元。哪種方案更優(yōu)惠?
【答案】(1)4860
(2)方案①
2、商店進了一批同樣規(guī)格的襪子甩賣,為了避免找零,按40%的利潤先定價,實際上收取高于“”的最小整數(shù)元。結果買2雙襪子需要5元,3雙襪子需要8元,5雙襪子需要12元,已知每雙襪子的成本和利潤都是整數(shù)分,求每雙襪子的成本。
【答案】1.70元
3.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三
1、已知“蝙蝠俠”和“蜘蛛俠”兩種玩具的單價都是整數(shù)元,100元最多可以購買到6個“蝙蝠俠”或5個“蜘蛛俠”。小高身上有75元,卻不夠同時購買3個“蜘蛛俠”和1個“蝙蝠俠”。請問:“蜘蛛俠”的單價是多少元?【答案】20
2、甲、乙兩廠生產(chǎn)同一規(guī)格的上衣和褲子,甲廠每月用16天生產(chǎn)上衣,14天生產(chǎn)褲子,共生產(chǎn)448套衣服(每套上衣、褲子各一件);乙廠每月用12天生產(chǎn)上衣,18天生產(chǎn)褲子,共生產(chǎn)720套衣服。現(xiàn)兩廠合并后,每月(30天)最多可以生產(chǎn)__________套衣服。
【答案】4320套
【解析】
明顯,甲廠做褲子快,乙廠做上衣快,所以甲盡量多生產(chǎn)褲子,每日生產(chǎn)448÷14=32件;乙盡量多生產(chǎn)上衣,每日生產(chǎn)720÷12=60件。甲100天生產(chǎn)3200件褲子,乙花72天生產(chǎn)4320件上衣,28天生產(chǎn)褲子1120件,共4320套。
4.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四
有8個盒子,各盒內(nèi)分別裝有奶糖9,17,24,28,30,31,33,44塊。甲先取走了一盒,其余各盒被乙、丙、丁三人所取走。已知乙、丙取到的糖的塊數(shù)相同且為丁的2倍。問:甲取走的一盒中有多少塊奶糖?【答案】31塊
【解析】
設丁拿了1份奶糖,那么乙、丙各拿了2份奶糖,乙、丙、丁三人一共拿了5份奶糖,也就是說甲拿走了一盒之后,余下的7盒奶糖的糖果塊數(shù)應該是5的倍數(shù)。
考慮每盒奶糖數(shù)量除以5的余數(shù):9、17、24、28、30、31、33、44除以5的余數(shù)分別為4、2、4、3、0、1、3、4?偤9+17+24+28+30+31+33+34除以5的余數(shù)等于4+2+4+3+0+1+3+4除以5的余數(shù),這個余數(shù)是1,故被甲拿走的一盒奶糖,糖果數(shù)除以5余數(shù)是1。所以甲拿走的一盒有31塊奶糖。
5.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五
青青草原上有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勻速生長,這片牧場可供10只羊吃20天,或者可供15只羊吃10天。那么這片牧草可供7只羊吃_______天。【答案】50
【解析】
假設每只羊每天吃1份草。
10只羊20天吃草:1×10×20=200份;
15只羊10天吃草:1×15×10=150份。
多吃的50份草是因為多吃了10天,所以草的生長速度是:50÷10=5份/天,原草有:150-5×10=100份。
所以7只羊可以吃100÷(7-5)=50天。
6.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六
1、甲、乙兩位老師一起批改試卷,甲單獨批改需要20小時,乙單獨批改需要15小時,F(xiàn)在兩個人一起批改,由于批改時會相互影響,每小時共少批改30張試卷,結果用9小時批改完。那么這批試卷共__________張。【答案】5400
2、有240個零件,平均分給甲、乙兩個車間加工。乙車間有緊急任務,因此在甲車間開始加工4小時后才開始加工這批零件,而且比甲車間晚40分鐘才完成任務,已知乙車間的效率是甲車間的3倍。那么甲車間每小時能加工多少個零件?
【答案】24
7.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七
1、為了裝修高思大廈,特意請來新東、學西、居中三個裝修隊。計劃按新東、學西、居中各一個星期的順序工作,恰好整數(shù)個星期裝修完畢;如果按居中、新東、學西各一個星期的順序工作,則比原計劃早1個星期完成;如果按學西、居中、新東各一個星期的順序工作,則比原計劃早半個星期完成。已知學西單獨裝修大廈需要30個星期,那么三個裝修隊同時工作需要多少個星期完成?【答案】7.5
2、一水池裝有兩個相同的進水管和一個排水管。如果只開1個排水管,6小時可將一池子水排空;如果開1個進水管和1個排水管,3小時可以將空池灌滿,F(xiàn)在將2個進水管和1個排水管同時打開,那么_______小時能將空池灌滿。
【答案】1.2
8.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八
。1)一列火車長180米,每秒行20米,這列火車通過320米的大橋,需要_________時間?。2)一列火車以每秒20米的速度通過一座長200米的大橋,共用21秒,這列火車長______米?
【答案】
(1)25秒
。2)220米
【解析】
。1)火車過橋時行駛的路程為火車長與橋長之和,即320+180=500米。
由于火車的速度是20米/秒,根據(jù)“時間=路程÷速度”,得火車過橋用時500÷20=25秒。
(2)由“路程=速度×時間”,得火車行駛21秒的路程是20×21=420米,即橋長與火車長之和,因此火車長420-200=220米。
9.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九
1、一列火車長180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火車長200米,每秒行18米,兩車相向而行,它們從車頭相遇到車尾相離需要多少秒鐘?【答案】10
【解析】
這個過程,兩列車一共走了180+200=380米,需要時間:380÷(20+18)=10秒。
2、甲火車長370米,每秒鐘行15米,乙火車長350米,每秒鐘行21米,兩車同向行駛。請問:乙車從追上甲車到完全超過共需多少秒鐘?
【答案】120
【解析】
整個過程快車比慢車多走了兩個車長,經(jīng)過的時間是:(370+350)÷(21-15)=120秒。
10.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
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從環(huán)形公路上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背向而行。這條公路長2400米,甲騎一圈需要10分鐘。如果第一次相遇時甲騎了1440米。請問:乙騎一圈需要________分鐘,再過________分鐘他們第二次相遇。【答案】15分鐘,6分鐘
【解析】
甲的速度是2400÷10=240米/分鐘,相遇時甲行了1440米。
則相遇時間是1440÷20=6分鐘。在這段時間內(nèi),乙行了2400-1400=960米。
所以乙的速度是960÷6=160米/分鐘。那么,乙走一圈需要花2400÷160=15分鐘。
相遇后繼續(xù)前進,到第二次相遇還需要2400÷(240+160)=6分鐘。
11.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一
1、一條小河流過A、B、C三鎮(zhèn).A、B兩鎮(zhèn)之間有汽船來往,汽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晚11千米.B、C兩鎮(zhèn)之間有木船擺渡,木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小時3.5千米.已知A、C兩地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為每小時1.5千米.某人從A鎮(zhèn)順流而下去B鎮(zhèn),吃午飯用了1個小時,接著又順流而下去C鎮(zhèn),共用8小時,那么A、B兩鎮(zhèn)間的距離是________千米.【答案】25
2、輪船從A城行駛到B城需要3天,而從B城回到A城需要4天.請問:在A城放出一個無動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答案】24
12.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二
A,B兩地相距40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同向而行。甲車的速度為每小時60千米,乙車的速度為每小時40千米,請問:①出發(fā)算起,多久后甲車第一次追上乙車?
、趶某霭l(fā)算起,多久后甲、乙兩車相距200千米?
【答案】
(1)20小時
。2)10小時或30小時
【解析】
。1)400÷(60-40)=20小時
。2)(400-200)÷(60-40)=10小時,或(400+200)÷(60-40)=30小時。
13.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三
1、A,B兩輛汽車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在距離甲地40公里處第一次迎面相遇,相遇后兩車繼續(xù)前進(保持原速),各自到達乙、甲兩地后沿原路返回,在距離乙地10公里處第二次迎面相遇。那么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公里。【答案】110
【解析】
開始至第一次相遇A走了40km,兩人合走一個全程;開始至第二次相遇,兩人合走三個全程,故甲走了40×3=120km。因此,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為120-10=110km。
2、甲、乙、丙三個車站。乙站到甲、丙兩站距離相等,小明和小強分別從甲、丙兩站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小明過乙站100米后與小強相遇,然后兩人又繼續(xù)前進。小明到達丙站后立即返回,經(jīng)過乙站300米后又追上小強。求甲、丙兩站之間的距離。
【答案】600米
14.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四
1、完成一項工作,單獨做,甲需10個小時,乙需15小時。甲、乙分別完成這項工作的工效比是___________。【答案】
3:2
【解析】
甲、乙完成工作的時間比是10:15=2:3,所以工作效率比是3:2。
2、把5件相同的禮物全部分給3個小朋友,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到禮物,分禮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___________種。
【答案】6
3、有10個同學走到一起,他們兩兩握手一次,問一共握手___________次。
【答案】45
15.小學五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五
1、甲、乙兩堆貨物一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貨物比乙堆的3倍還多40件。甲、乙兩堆各有____________件貨物。【答案】甲堆130件,乙堆30件
2、動物園有5座猴山,其中3座住著金絲猴,2座住著獼猴。這5座猴山上猴子的數(shù)量分別為:10,15,30,35,70。已知金絲猴的總數(shù)是獼猴的3倍,問:哪兩座山上住著獼猴?
【答案】有10只和30只猴子的山上住著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