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今有雞、兔共居一籠,已知雞頭和兔頭共35個,雞腳與兔腳共94只。問雞、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與解答:
雞兔同籠問題往往用假設法來解答,即假設全是雞或全是兔,腳的總數(shù)必然與條件矛盾,根據(jù)數(shù)量上出現(xiàn)的矛盾適當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答案。
假設全是雞,那么相應的腳的總數(shù)應是2×35=70只,與實際相比,減少了94-70=24只。減少的原因是把一只兔當作一只雞時,要減少4-2=2只腳。所以兔有24÷2=12只,雞有35-12=23只。
例2: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幣共27張,全計99元。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
分析與解答:
這道題類似于“雞兔同籠”問題。假設全是面值2元的人民幣,那么27張人民幣是2×27=54元,與實際相比減少了99-54=45元,
減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張面值2元的人民幣當作一張面5元的人民幣,
要減少5-2=3元,
所以,面值是5元的人民幣有45÷3=15張,
面值2元的人民幣有27-15=12張。
例3:一批水泥,用小車裝載,要用45輛;用大車裝載,只要36輛。每輛大車比小車多裝4噸,這批水泥有多少噸?
分析與解答:
求出大車每輛各裝多少噸,是解題關鍵。如果用36輛小車來運,
則剩4×36=144噸,需45-36=9輛小車來運,
這樣可以求出每輛小車的裝載量是144÷9=16噸,所以,這批水泥共有16×45=720噸。
例4:某玻璃杯廠要為商場運送1000個玻璃杯,雙方商定每個運費為1元,如果打碎一個,這個不但不給運費,而且要賠償3元。結果運到目的地后結算時,玻璃杯廠共得運費920元。求打碎了幾個玻璃杯?
分析與解答:
假設1000個玻璃杯全部運到并完好無損,應得運費1×1000=1000元,實際上少得1000-920=80元,這說明運輸過程中打碎了玻璃杯。
每打碎一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3元,這樣玻璃杯廠就少收入1+3=4元。又已求出共少收入80元,所以打碎的玻璃杯數(shù)為80÷4=20個。
例5:某場乒乓球比賽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門票共200張,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張數(shù)相等,每種票各售出多少張?
分析與解答:
因為“40元和50元的張數(shù)相等”,所以可以把40元和50元的門票都看作45元的門票,假設這200張門票都是45元的,應收入45×200=9000元,比實際多收入9000-7800=1200元,這是因為把30元的門票都當作45元來計算了。
因此30元的門票有1200÷(45-30)=80張,
40元和50元的門票各有(200-80)÷2=6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