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一
幼兒園的老師們捧著3只紙箱,給大班的小朋友送來好吃的東西。大紙箱里有74只桔子,中等大小的紙箱里有200塊餅干,小紙箱里有120顆糖。平均分發(fā)完畢,每種小食品都剩下些零頭,紙箱里還有2只桔子、12棵糖和20塊餅干。大班里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解答:帶來74只桔子,還剩2只,發(fā)下去的是72只。可見大班小朋友的人數是72的。約數;帶來200塊餅干,還剩20塊,發(fā)下去的是180塊。可見大班小朋友的人數也是180的約數。帶來120顆糖,還剩12顆,發(fā)下去的是108顆。可見大班小朋友的人數又是108的約數。所以,大班小朋友的人數是72、180和108的公約數。3個數72、180和108的公約數是36,其余公約數都不超過18。由于發(fā)到后來剩下的零頭里有20塊餅干,可見小朋友的人數大于20。所以大班的小朋友共有36人。幸虧餅干剩得多,如果剩下的餅干只有17塊,就不能確定人數是36個還是18個了。
2.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二
1、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km,乙車每小時行45km,兩地相距多少km?(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參考答案:
1、解析:根據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每支鉛筆0.2元。
2、解析:根據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兩地相距255km。
3.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三
1、一項工程,由甲隊單獨工作需要15天完成,由乙隊單獨工作需要12天完成,由丙隊單獨工作需要10天完成。現在由甲乙兩個工程共同工作了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丙隊單獨完成,丙隊還需要幾天才能完成這項工程?分析:
這一項工程看作單位“1”,甲隊單獨工作需15天完成,工效應是1/15,乙隊單獨工作需要12天完成,乙工效應是1/12,丙隊單獨工作需10天完成,丙隊工效應是1/10,現由甲乙兩隊先共同工作3天,可完成這項工程的.(1/15+1/12)×3=9/20,還剩下1-9/20=11/20,剩下的由丙隊去完成,需要的天數是11/20÷1/10
解:[1-(1/15+1/12)×3]÷1/10
=[1-9/20]÷1/10
=11/20÷1/10
=5.5(天)
答:丙隊還需要工作5.5(天)
2、一個水池安裝甲、乙兩個進水管和丙放水管,單開甲管4小時能把空池注滿水,單開乙管5小時能把空池注滿水,單開丙管3小時能把滿池水放完,F在三管同時打開,幾小時能把空池注滿?
分析:
把一池水看作單位“1”,單開甲管4小時能注滿,甲效是1/4,單開乙管5小時能注滿,乙效是1/5,單開丙管3小時能放完,丙效是1/3。三管同時打開,因甲、乙是進水管,使水增加,丙是放水管,使水減少,那么,三管齊開的工作效率和是1/4+1/5-1/3,工作時間可求。
解:1÷(1/4+1/5-1/3)=1÷7/60=8+4/7(小時)
答:三管同時打開8+4/7小時能注滿水池。
4.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四
1、如果兩個四位數的差等于8921,那么就說這兩個四位數組成一個數對,問這樣的數對共有多少個?分析:從兩個極端來考慮這個問題:為9999-1078=8921,最小為9921-1000=8921,所以共有9999-9921+1=79個,或1078-1000+1=79個
2、一本書從第1頁開始編排頁碼,共用數字2355個,那么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分析:按數位分類:一位數:1~9共用數字1*9=9個;二位數:10~99共用數字2*90=180個;
三位數:100~999共用數字3*900=2700個,所以所求頁數不超過999頁,三位數共有:2355-9-180=2166,2166÷3=722個,所以本書有722+99=821頁。
5.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五
1、一條路長100米,從頭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樹,共栽多少棵樹?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樹10+1=11棵。
2、棵柳樹排成一排,在每兩棵柳樹中間種3棵桃樹,共種多少棵桃樹?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長的木條,要鋸成10厘米長的小段,需要鋸幾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螞蟻爬樹枝,每上一節(jié)需要10秒鐘,從第一節(jié)爬到第13節(jié)需要多少分鐘?
從第一節(jié)到第13節(jié)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圍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ㄆ灾車20米長。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六
1、某化肥廠今年產值比去年增加了20%,比去年增加了500萬元,今年道值是多少萬元?2、果品公司儲存一批蘋果,售出這批蘋果的30%后,又運來160箱,這時比原來儲存的蘋果多1/10,這時有蘋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價比現價少百分之20,現價是1028元,原價是多少元?
4、教育儲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納稅。爸爸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儲蓄基金,年利率為5.40%,到期后共領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為笑笑存的教育儲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裝店同時買出了兩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賺20%,另一件陪了20%,問服裝店賣出的兩件衣服是賺錢了還是虧本了?
7.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七
1、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為96厘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為96厘米,高為4厘米,長與寬的比是3∶2,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4、某校參加電腦興趣小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數的比是4∶3,男生有多少人?
5、有兩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從乙筐取出20%后,甲乙兩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來兩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8.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八
1、糧站有大米64噸,要求一次運往某地,大卡車每輛裝5噸,小卡車每輛裝3噸,現有大卡車8輛,還需要小卡車幾輛?2、甲、乙兩地相距42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60千米,行了240千米后遇到從乙地開來的另一輛汽車。如果從乙地開往甲地的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算一算,這兩輛汽車是不是同時開出的?
3、甲乙兩隊合修一條63.2千米的路,兩隊共同修7天后,剩下的由乙按原來每天3.4千米的速度完成,又修了5天,甲隊每天修多少千米?
4、華村現有106戶裝了電話,比原來裝電話戶數的13倍多2戶,原來有多少戶裝了電話?
5、用長12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長是寬的1.5倍,求它的寬是多少厘米?
9.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九
1、兩地相距400米,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向相反的方向而行,5分鐘后兩人相距960米,甲每分鐘走50米,乙每分鐘走多少米?2、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0千米,經過3小時已駛過中點30千米,此時甲車與乙車還相距6千米,求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具隧道。15天共開鑿了2070米,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多少米?
4、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個隧道。開鑿了15天,甲隊比乙隊少開鑿了120米,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多少米?
5、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開鑿一個隧道。甲隊每天開鑿65米,乙隊每天開鑿73米,鋪了多少天后,甲隊比乙隊少鋪120米?
10.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數題 篇十
1、兩地相距660千米,甲車每小時行32千米,乙車每小時行34千米,兩車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幾小時相遇?2、小東、小英同時從某地相背而行,小東每分鐘走50米,小英每分鐘走45米,經過多少分鐘兩人相距285米?
3、兩列火車同時從甲、乙兩城相對開出,慢車每小時行60千米,快車每小時行80千米,兩城相距770千米,兩車開出幾小時后還相距210千米?
4、甲、乙兩地相距480千米,客車、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客車每小時行7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50千米,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5、一輛轎車和一輛摩托車分別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兩地相距500千米,摩托車上午8點出發(fā),每小時行40千米,轎車上午10點出發(fā),每小時行60千米,問幾點兩車可以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