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一
已知甲校學生數(shù)是乙校學生數(shù)的40%,甲校女生數(shù)是甲校學生數(shù)的30%,乙校男生數(shù)是乙校學生數(shù)的42%,那么,兩校女生數(shù)占兩校學生總數(shù)的百分之()。答案與解析:
分析:40%和42%的單位“1”是乙校的人數(shù),那么甲校人數(shù)就是40%,乙校女生人數(shù)就是1-42%;甲校女生數(shù)是甲校學生數(shù)的30%,那么甲校的女生數(shù)就是40%×30%;再用兩校的女生人數(shù)除以兩校的總人數(shù)。
解答:解:甲校的女生人數(shù):40%×30%=12%,
乙校的女生人數(shù):1-42%=58%;
。12%+58%)÷(1+40%),
=70%÷140%,
=50%;
答:兩校女生數(shù)占兩校學生總數(shù)的百分之50%。
故答案為:50%。
2.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
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解題思路:
根據(jù)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題:
解:0.6÷[13-(13+7)÷2]
=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鉛筆0.2元。
3.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三
某鞋廠生產(chǎn)1800雙鞋,把這些鞋分別裝入12個紙箱和4個木箱。如果3個紙箱加2個木箱裝的鞋同樣多。每個紙箱和每個木箱各裝鞋多少雙?解題思路:
根據(jù)已知條件,可求12個紙箱轉化成木箱的個數(shù),先求出每個木箱裝多少雙,再求每個紙箱裝多少雙。
答題:
解:12個紙箱相當木箱的個數(shù):
2×(12÷3)=2×4=8(個)
一個木箱裝鞋的雙數(shù):
1800÷(8+4)=18000÷12=150(雙)
一個紙箱裝鞋的雙數(shù):
150×2÷3=100(雙)
答:每個紙箱可裝鞋100雙,每個木箱可裝鞋150雙。
4.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四
一項工作,甲、乙、丙3人合做6小時可以完成。如果甲工作6小時后,乙、丙合做2小時,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的2/3;如果甲、乙合做3小時后,丙做6小時,也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的2/3。如果由甲、丙合做,需幾小時完成?【思路導航】將條件“甲工作6小時后,乙、丙合做2小時,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的2/3”組合成“甲工作4小時,甲、乙、丙合做2小時可以完成這項工作的2/3”,則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同理,運用“組合法”再求出丙的工作效率。
甲每小時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2/3-1/6×2)÷(6-2)=1/12
丙每小時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2/3-1/6×3)÷(6-3)=1/18
甲、丙合做需完成的時間為:1÷(1/12+1/18)=7由1/5(小時)
答:甲、丙合做完成需要7有1/5小時。
5.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五
甲乙在銀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兩人分別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從甲存款中提120元給乙。這時兩人錢相等,求乙的存款。答案:取40%后,存款有9600×(1-40%)=5760(元)
這時,甲有:(5760+120×2)÷2=3000(元)
甲原來有:3000÷(1-40%)=5000(元),
乙存款:9600-5000=4600(元)
6.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六
足球門票15元一張,降價后觀眾增加一倍,收入增加1/5,問一張門票降價多少元?初看似乎缺少觀眾人數(shù)這個條件,實際上觀眾人數(shù)于答案無關,我們可以隨便假設一個觀眾數(shù)。為了方便,假設原來只有一個觀眾,收入為15元,那么降價后有兩個觀眾,
收入為15×(1+1/5)=18元,
則降價后每張票價為18÷2=9元,
每張票降價15-9=6元。即:
15-15×(1+1/5)÷2=6(元)
答:每張票降價6元。
說明:如果設原來有a名觀眾,則每張票降價:
15-15a×(1+1/5)÷2a=6(元)
7.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七
有大、中、小三筐蘋果,小筐裝的是中筐的一半,中筐比大筐少裝16千克,大筐裝的是小筐的4倍,大、中、小筐共有蘋果多少千克。解:設小筐裝蘋果X千克。
4X=2X+16
2X=16
X=8
8×2=16(千克)
8×4=32(千克)
答:小筐裝蘋果8千克,中筐裝蘋果16千克,大筐裝蘋果32千克。
8.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八
將所有自然數(shù)自1開始寫下去,得到:1234567891011……試確定在206788個位置上出現(xiàn)的數(shù)字。答案與解析:
7從1寫到9用了9個數(shù)字;
從10到99用了2×90=180個數(shù)字;
從100到999用了3×900=2700個數(shù)字;
從1000到9999用了4×9000=36000個數(shù)字;
即從1寫到9999共寫了9+180+2700+36000=38889個數(shù)字。
從10000寫到99999用了450000個數(shù)字,而450000大于206788,因此206788個位數(shù)位置上對應數(shù)字所在的自然數(shù)在10000與99999之間。因此從10000開始還寫了206788-38889=167899個數(shù)字。由于10000與99999之間每個自然數(shù)占5個數(shù)字,因此寫到完整自然數(shù)應用去5的倍數(shù)個數(shù)字?紤]到從10000開始一共用到了167899+1=167900個數(shù)字。這樣一共寫了167900÷5=33580個數(shù)字,即從10000寫到了45579,于是第206789個數(shù)字為9,第206788個數(shù)字為7。
9.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九
某工程,由甲、乙兩隊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兩隊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兩隊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證一星期內(nèi)完成的前提下,選擇哪個隊單獨承包費用最少?【解析】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
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
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
甲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
乙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
丙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
所以通過比較
選擇乙來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
10.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
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簡真分數(shù)有____個?答案與解析:
分類討論:
。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簡真分數(shù)有59個:
。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數(shù)有58-58÷2=29(個);
(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數(shù)有57-57÷3-38(個);
(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數(shù)有56-56÷2-28c個);
(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數(shù)有55-55÷5-44(個)。
這樣,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簡真分數(shù)一共有59+29+38+28+44=198(個)
11.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一
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鐘走20米,乙每分鐘走22.5米,丙每分鐘走25米。甲、乙從東鎮(zhèn),丙從西鎮(zhèn),同時相向出發(fā),丙遇乙后10分鐘再遇甲,求兩鎮(zhèn)相距多少米?答案與解析:
由題干可知,丙先與乙相遇,再過10分鐘與甲相遇,所以丙與乙相遇時,丙與甲的距離為甲、丙在10分鐘內(nèi)相向而行的路程之和:(20+25)*10=450(米),而這段路程正是從出發(fā)到乙、丙相遇這段時間里,甲、乙所行的路程之差。所以從出發(fā)到乙、丙相遇所用的時間為:450÷(22.5-20)=180(分)。所以,東、西兩鎮(zhèn)的距離為:(25+22.5)*180=8550(米)。
12.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二
甲乙兩校共有22人參加競賽,甲校參加人數(shù)的5分之1比乙校參加人數(shù)的4分之1少1人,甲乙兩校各多少人參賽?解:設甲校有x人參加,則乙校有(22-x)人參加。
0.2x=(22-x)×0.25-1
0.2x=5.5-0.25x-1
0.45x=4.5
x=10
22-10=12(人)
答:甲校有10人參加,乙校有12人參加。
13.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三
兩個數(shù)的和是572,其中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后,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這兩個數(shù)分別是多少?解題思路:
已知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是0,去掉0,就與第二個加數(shù)相同,可知第一個加數(shù)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倍,那么兩個加數(shù)的和572,就是第二個加數(shù)的(10+1)倍。
答題:
解:第一個加數(shù):
572÷(10+1)=52
第二個加數(shù):
52×10=520
答: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是52和520。
14.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四
求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應用同余性質(2)可將1992×59轉化為求1992除以7和59除以7的余數(shù)的乘積,使計算簡化。1992除以7余4,59除以7余3。根據(jù)同余性質,“4×3”除以7的余數(shù)與“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應該是相同的,通過求“4×3”除以7的余數(shù)就可知道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了。
因為1992×59≡4×3≡5(mod7)
所以1992×59除以7的余數(shù)是5。
15.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五
數(shù)學競賽后,小明、小華、小強各獲得一枚獎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銀牌,一人得銅牌。王老師猜測:"小明得金牌;小華不得金牌;小強不得銅牌。"結果王老師只猜對了一個。那么小明得多少牌,小華得多少牌,小強得多少牌。解:
、偃"小明得金牌"時,小華一定"不得金牌",這與"王老師只猜對了一個"相矛盾,不合題意。
、谌粜∶鞯勉y牌時,再以小華得獎情況分別討論。如果小華得金牌,小強得銅牌,那么王老師沒有猜對一個,不合題意;如果小華得銅牌,小強得金牌,那么王老師猜對了兩個,也不合題意。
③若小明得銅牌時,仍以小華得獎情況分別討論。如果小華得金牌,小強得銀牌,那么王老師只猜對小強得獎牌的名次,符合題意;如果小華得銀牌,小強得金牌,那么王老師猜對了兩個,不合題意。
綜上所述,小明、小華、小強分別獲銅牌、金牌、銀牌符合題意。
16.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六
標有A、B、C、D、E、F、G記號的七盞燈順次排成一行,每盞燈安裝著一個開關,現(xiàn)在A、C、D、G四盞燈亮著,其余三盞燈是滅的。小方先拉一下A的開關,然后拉B、C……直到G的開關各一次,接下去再按A到G的順序拉動開關,并依此循環(huán)下去。他拉動了1990次后,亮著的燈是哪幾盞?答案:B、C、D、G
解析:小方循環(huán)地從A到G拉動開關,一共拉了1990次。由于每一個循環(huán)拉動了7次開關,1990÷7=284……2,故一共循環(huán)284次。然后又拉了A和B的開關一次。每次循環(huán)中A到G的開關各被拉動一次,因此A和B的開關被拉動248+1=285次,C到G的開關被拉動284次。A和B的狀態(tài)會改變,而C到G的狀態(tài)不變,開始時亮著的燈為A、C、D、G,故最后A變滅而B變亮,C到G的狀態(tài)不變,亮著的燈為B、C、D、G。
17.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七
已知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長8米,求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答案與解析:
、僮稣叫蔚牧硪粭l對角線。得到四個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谝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
8÷2=4(直角邊)
4×4÷2=8(平方米)
、鬯膫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即正方形的面積。
8×4=32(平方米)
18.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八
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解題思路:
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題:
解:下午2點是14時。
往返用的時間:14-8=6(時)
兩地間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兩地相距255千米。
19.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十九
有甲乙兩個倉庫,每個倉庫平均儲存糧食32.5噸。甲倉的存糧噸數(shù)比乙倉的4倍少5噸,甲、乙兩倉各儲存糧食多少噸?解題思路:
根據(jù)甲倉的存糧噸數(shù)比乙倉的4倍少5噸,可知甲倉的存糧如果增加5噸,它的存糧噸數(shù)就是乙倉的4倍,那樣總存糧數(shù)也要增加5噸。若把乙倉存糧噸數(shù)看作1倍,總存糧噸數(shù)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兩倉存糧噸數(shù)。
答題:
解:乙倉存糧:
。32.5×2+5)÷(4+1)=(65+5)÷5=70÷5=14(噸)
甲倉存糧:
14×4-5=56-5=51(噸)
答:甲倉存糧51噸,乙倉存糧14噸。
20.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十
媽媽讓小紅去商店買5支鉛筆和8個練習本,按價錢給小紅3.8元錢。結果小紅卻買了8支鉛筆和5本練習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鉛筆多少元?解題思路:
小紅打算買的鉛筆和本子總數(shù)與實際買的鉛筆和本子總數(shù)量是相等的,找回0.45元,說明(8-5)支鉛筆當作(8-5)本練習本計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練習本的單價比鉛筆貴的錢數(shù)。從總錢數(shù)里去掉8個練習本比8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剩余的則是(5+8)支鉛筆的錢數(shù)。進而可求出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題:
解:每本練習本比每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
0.45÷(8-5)=0.45÷3=0.15(元)
8個練習本比8支鉛筆貴的錢數(shù):
0.15×8=1.2(元)
每支鉛筆的價錢:
(3.8-1.2)÷(5+8)=2.6÷13=0.2(元)
答:每支鉛筆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