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一
1、棵梧桐樹,共栽多少棵樹?米栽1一條路長100米,從頭到尾每隔101。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樹10+1=11棵。2、12棵柳樹排成一排,在每兩棵柳樹中間種3棵桃樹,共種多少棵桃樹?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長的木條,要鋸成10厘米長的小段,需要鋸幾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螞蟻爬樹枝,每上一節(jié)需要10秒鐘,從第一節(jié)爬到第13節(jié)需要多少分鐘?
從第一節(jié)到第13節(jié)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圍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ㄆ灾車20米長。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2.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二
1、某種商品的價格是:每1個1分錢,每5個4分錢,每9個7分錢。小趙的錢最多恰好能買50個,小李的錢最多恰好能買500個,問小李的錢比小趙的錢多多少分?答案:350分。
分析:當(dāng)錢數(shù)一定,要想買的最多,就要采取最劃算的策略:每9個7分錢,首先要考慮50和500中可以分成多少份9個。然后看它們各自的余數(shù)是不是5的倍數(shù),如果是,就按每5個4分錢累計,如果還有余數(shù),才考慮每1個1分錢。按此方法,可以把小李和小趙兩人各有多少錢計算出來。
詳解:因為50÷9=5……5,所以小趙有錢
5×7+4=39(分)。
又因為500÷9=55……5,所以小李有錢
55×7+4=389(分)。
因此小李的錢比小趙多
389-39=350(分)。
2、有3個不同的數(shù)字,排列3次,組成了3個三位數(shù),這3個三位數(shù)相加之和為789,又知運算中沒有進(jìn)位,那么這3個數(shù)字連乘所得的積是多少?
答案:10或者12
解析:由題意,3個三位數(shù)的百位之和為7,十位數(shù)之和為8,個位數(shù)之和為9,而在每個三位數(shù)里,3個數(shù)字都各出現(xiàn)了一次。所以我們把百位之和、十位之和、個位之和再加在一起,就應(yīng)該等于把三個數(shù)字各加了3次,也就等于3個數(shù)字之和的3倍。由于7+8+9=24,也即3個數(shù)字之和的3倍為24,從而3個數(shù)字之和為8。
又由題意,3個數(shù)字互不相同。而3個數(shù)字互不相同,其和又等于8,容易知道3個數(shù)字只能是1、2、5或者1、3、4。題目要求3個數(shù)字連乘的積,所以答案是1×2×5=10或者1×3×4=12
3.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三
1、19名戰(zhàn)士要過一條河,只有一條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戰(zhàn)士,至少要渡幾次,才能使全體戰(zhàn)士過河?2、布袋里有兩只紅襪子和兩只黑襪子,至少拿出幾只,才能保證配成一雙同樣顏色的襪子?
3、布袋里有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籃球和黃球各4個,要保證一次拿出兩種顏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須摸出幾個球?
4、蹺蹺板的兩邊各有四個鐵球,這時蹺蹺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個鐵球,蹺蹺板上還有幾個鐵球?
5、一根電線,對折再對折,最后從中間剪開,剪開的電線一共有幾段?
參考答案:
1、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
2、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顏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顏色相同。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證配成一雙顏色相同的襪子。
3、如果一次摸出的4個是同一種顏色的球,再摸一個一定是另一種顏色的球,所以一次至少摸出5個球才能保證得到兩種顏色不同的球。
4、如果拿掉一個鐵球,翹翹板上一個鐵球也沒有了。
5、對折后再對折,從中間剪開,有三頭是連著的,所以一共有8-3=5(段)
4.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四
1、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dá)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km,乙車每小時行45km,兩地相距多少km?(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參考答案:
1、解析:根據(jù)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yīng)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yīng)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每支鉛筆0.2元。
2、解析: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兩地相距255km!
5.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五
1、一列火車3小時行240千米,照這樣算,7小時行_________千米。2、糧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這樣算,30天可加工切面_________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_________天。
參考答案:
1、解:240÷3×7=560(千米)。
答:7小時行560千米。
故答案為:560。
2、解:440÷5×30
=88×30
=2640(千克);
4840÷(440÷5)
=4840÷88
=55(天)。
故答案為:2640,55。
6.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六
1、某校安排學(xué)生宿舍,如果每間5人,則有14人沒有床位;如果每間7人,則多4個床位。該校有宿舍_____間,學(xué)生_____人。解:(14+4)÷(7-5)=9(間)
9×5+14=59(人)。
2、用庫存化肥給麥田施肥,如果每公畝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畝施5千克,則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畝麥田,庫存化肥_____千克。
解:(300+200)÷(6-5)=500(公畝);
500×5+300=2800(千克)。
3、某校學(xué)生參加勞動,分成若干組,如果10人一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組,差10人。參加勞動的有_____人。
解:10÷(12-10)=5(組),5×10=50(人)
7.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七
1、(873×477-198)÷(476×874+199)2、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3、關(guān)于計算的奧數(shù)題:297+293+289+…+209
復(fù)雜計算題答案:
1、(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2、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3、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8.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八
1、小明于今年十月一日在銀行存了活期儲蓄2500元,月利率為0.1425%。如果利息率為20%,那么,到明年十月一日,小明最多可以從銀行取出多少錢?解答:2500×0.1425%×12×(1-20%)+2500=2534.2
2、一種商品先按20%的利潤率定價,然后按定價的90%出售,結(jié)果獲利256元,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解答:256÷[(1+20%)×90%-1]=3200
3、原來將一批水果按100%的利潤定價出售,由于價格過高,無人購買,不得不按38%的利潤重新定價,這樣出售了其中的40%,此時因害怕剩余水果會變質(zhì),不得不再次降價,售出了全部水果。結(jié)果實際獲得的總利潤是原來利潤的30.2%,那么第二次降價后的價格是原來定價的百分之幾?
答案與解析:
8%40%+x%(1-40%)=30.2%
X%=25%
(1+25%)(1+100%)=62.5%
9.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九
1、三年級一班選舉班長,每人投票從甲、乙、丙三個候選人中選擇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計票過程中的某時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它兩人都多的候選人將成為班長,那么甲最少再得到多少票就能夠保證當(dāng)選?解答:
在計票過程中的某時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
說明一共統(tǒng)計了17+16+11=44張選票,還有52-44=8帳沒有統(tǒng)計,因為乙得到的票數(shù)只比甲少一張,所以,考慮到最差的情況,即后8張中如果沒有任何一張是投給丙的,那么甲就必須得到4張才能確保比乙多。
因此,甲最少再得到4票就能夠保證當(dāng)選了。
2、商店有水彩筆和鉛筆一共163支,如果水彩筆拿走19支后,水彩筆的支數(shù)就正好是鉛筆的5倍.原有水彩筆和鉛筆各多少支?
解答:原有水彩筆139支,鉛筆24支。
分析:水彩筆拿走19支后,正好是鉛筆數(shù)量的5倍.此時水彩筆和鉛筆的總數(shù)也應(yīng)減少19支,列式成163-19=144(支),且正好是鉛筆支數(shù)的1+5=6倍。
鉛筆有:144÷6=24(支),水彩筆有:24×5+19=139(支)。
10.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大全 篇十
數(shù)學(xué)競賽后,小明、小華、小強各獲得一枚獎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銀牌,一人得銅牌。王老師猜測:"小明得金牌;小華不得金牌;小強不得銅牌。"結(jié)果王老師只猜對了一個。那么小明得___牌,小華得___牌,小強得___牌。邏輯推理答案:
邏輯問題通常直接采用正確的推理,逐一分析,討論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舍棄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問題的解答。這里以小明所得獎牌進(jìn)行分析。
解:①若"小明得金牌"時,小華一定"不得金牌",這與"王老師只猜對了一個"相矛盾,不合題意。
、谌粜∶鞯勉y牌時,再以小華得獎情況分別討論。如果小華得金牌,小強得銅牌,那么王老師沒有猜對一個,不合題意;如果小華得銅牌,小強得金牌,那么王老師猜對了兩個,也不合題意。
、廴粜∶鞯勉~牌時,仍以小華得獎情況分別討論。如果小華得金牌,小強得銀牌,那么王老師只猜對小強得獎牌的名次,符合題意;如果小華得銀牌,小強得金牌,那么王老師猜對了兩個,不合題意。
綜上所述,小明、小華、小強分別獲銅牌、金牌、銀牌符合題意。